姜家父母给他找的媳妇,是附近村里的姑娘。家里有六朵金花,前面五朵都嫁人了,最小的这个留在家里招赘,给老人养老送终。
除了媳妇儿是村里的,以及要给人当上门女婿之外,其他条件其实都还可以。家里有房,还挺大,虽然没工作,但人家也挺能干,自己吃饱饭是没问题的。家里父母和善。虽然要求他上门,但是也明确说了,并不要求孩子随女方姓。他们只是想有一个孩子和他们一起住而已。
姜老二心知肚明,这是父母在为凤英考虑。
他对这门亲事没有意见,住哪儿对他来说都一样,说不定住老丈人家还更开心呢。
心里这么想,但是表现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父母为了老幺,牺牲他去做上门女婿,不要点好处是不可能的。
所以,姜老二“伤心欲绝的”给自己要了大笔“嫁妆”,顺便抹除了自己的赡养义务,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以后除了过年过节,他带着礼物上门,别的他是不管的。
毕竟,父母给他找了一对需要赡养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总不能要求他赡养四位老人吧?这就太不讲理了!他的大哥和小弟虽然要赡养父母,但是人家不用赡养岳父岳母啊!
作为从小就为自己盘算惯了的人精子,姜老二聪明的很。后来娶了媳妇儿,小日子过的非常棒。他媳妇儿是个传统的姑娘,以夫为天,把他奉承的舒舒服服。他过去就是一家之主,岳父岳母压根儿就不管事儿了,人家就是下地干活,回家做饭,伺候家里的自留地。啥事儿都让女婿做主。
姜老二也投桃报李,工资上交,外快自己拿着。除了跑车,其他时间就在家里帮忙,一家人相处的那叫一个好。
不得不说,岳父一家也都是人精,而且颇为大气。真聪明人碰到一起,那就没有过不好日子的情况。人家不知道他自己收着外快吗?当然是知道的。那又怎么样呢?他们挣的工分换的钱也没有全交给姜老二啊。
大家都拿出一部分,作为家庭发展基金,其他的自由支配,只要不干坏事,不在外面乱来,那就相当好了。
后来姜老二的女儿出生,一家人的私房钱全花在小宝宝身上了。誓要争出个高低,争做最受宝宝欢迎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
小朋友要是会思考,一定会觉得全家人都很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