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此话一出,百官顿时一阵哗然。
“刘使君,此言未免太过了,我大汉以仁立国,冉闵此獠,屠胡令杀气太甚,一旦我大汉同意屠胡令之事,定然会使得我大汉北境永久不得安宁,此举,实属乱我大汉国祚之举!”
“不错,自古以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一旦兵戈再起,想要结束了就不是如此容易之事!”
“我等请求陛下,治冉闵大不敬之罪,区区一无官职,无身世,无大功者,安敢妄言代替天道,公然招兵买马?此举与叛逆无异!”
“陛下,黄巾之乱才刚刚平定,我大汉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都急需休养生息,一旦轻启战事,兵器甲胄,钱粮战马,都是一大问题,我大汉已经经历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了,请陛下莫要听从刘使君之言,严惩冉闵,以此消除鲜卑等胡人族群的怒火!”
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平时满口仁义道德,尤其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使得大汉国策便发生曲解。
儒家,本质以皇权为尊,如此也使得历代皇帝对儒家极为青睐。
如此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可儒家,本质上并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世人早已曲解儒家真正的精义,对于圣人之言,也多有曲解。
听到百官如此作为,刘曜心下只感觉一阵悲哀。
这些不想打仗,无非是因为打仗触犯了他们的利益,至于说以仁抚异族之事,不过是他们不想打仗的理由罢了。
不过,这不妨碍刘曜对冉闵的欣赏。
除却此点外,在这屠胡令之中,还言述鲜卑尽起大军,准备攻伐大汉幽州之地。
要知道,自从匈奴被鲜卑赶出大草原后,鲜卑就在大草原不断的发展壮大,如今,鲜卑俨然成为大草原的一大霸主。
去岁,匈奴发兵雁门关都聚集了近二十万铁骑,遑论如今的鲜卑霸主?
纵然不是为了支援冉闵,仅仅只是因为大汉百姓,他也要说服刘宏出兵,否则大汉幽州百姓危矣。
想到这里,刘曜环顾百官,面露冷笑道:“以仁抚异族?敢问诸位大人,匈奴早已臣服我大汉,匈奴先大汗于夫罗,我大汉对其不薄,可去岁,匈奴尽起大军,勾结并州黄巾,意图打开雁门关,入侵我大汉并州之地,敢问,于夫罗此举,是否被我大汉之仁和感化?”
“今,草原霸主,尽起大军,明为覆灭乞活军,实则来我大汉打草谷,一旦按照诸位大人之意,封锁屠胡令,严惩冉闵,那岂不是正合鲜卑异族心意?”
“一旦乞活军被鲜卑覆灭,鲜卑举兵百万伐我大汉幽州,届时,难道诸位大人亲上幽州,以你等口中的圣人之言,说服鲜卑大军退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