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点点头,笑道:“你这算盘倒是打的精妙,不想惹得自己一身腥,还能在旁协助于我。倒是像你原本的性子。”
韩执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先生谬赞了,学生只是不想牵扯到不必要的麻烦中,大抵算是......学生性子喜懒、好怠惰吧?”
包拯笑了笑,道:“你这哪里是懒怠,分明是懂得审时度势。这官场波谲云诡,人心难测,懂得趋利避害也是一种本事。但你要明白,有些事情,不是想躲就能躲过去的。”
“张尧佐此事,看似与你无关,实则与你还是有所牵扯的。如今陈寺卿已经离京,大理寺最大的就是你了......”
此时小吏把饭菜端了过来,离开之后,包拯才继续说道:“如今大理寺中你挑大梁,这便粜制度案本就归大理寺管辖,董沔的供词虽已拿到,可后续调查的事还是靠你。
“你既要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又要保护好相关证人,尤其是董沔,他的性命至关重要。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你这般精明,应该知道的。”
包拯平日里为了避嫌,不怎么和韩执走得近,但是他对韩执的了解,也是不浅。
韩执虽然看上去很懒的样子,但是他是精明的懒,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最好别干什么,都是一清二楚。
“是,先生,学生都明白。”韩执看着包拯的眼睛,微微笑道。
包拯这时就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是吃饭吧,莫要让饭凉了。”
韩执点点头,便是和包拯一起吃饭。但是刚开始吃第一口,就听到了包拯的低声提醒:
“你要记住,这张尧佐绝非善类,他定会想方设法阻碍我们的调查。你在大理寺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小心,要提防他对证人下手,更要留意身边是否有他的眼线。”
“虽然他为人处世严谨小心、小心翼翼。但却在处理政务方面颇为精通。不仅如此,他还对法律法规了如指掌,你比他年轻很多。”
“要承认,在某些方面,他确实比你精明地多。”
“是,学生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