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平车旁边泥鳅也被卖肉的酒楼老板买走了,卖了三十文。
三个人辗转来到药材市场,李宝儿轻车熟路的找到上次的老板,很快谈好了价格,把白术,紫苏卖了。老板还关照她有药材一定要卖给他。
在街上布店,谨言帮宝儿买了一件裤子布料,宝儿为萧谨腾买一件读书人穿的藏青色长衫布料。
萧谨言看了他一眼说,不用了,不适合我,我有得穿的。
宝儿说,会用得着的。
萧谨腾可是第一次来街上,看啥都很新奇,东张张,西望望的,各种小玩具都想摸摸。
于是宝儿给萧谨腾买了一个万花筒玩具,他可开心了。迎面来了个卖糖人的,又买了三个,不过都没有吃,要带回家一起吃的。
最后来到粮店,萧谨言本打算买一百斤小米,李宝儿说:”买二百斤吧。”天这么干,今年可能会闹饥荒。
萧谨言抬眼望向她:”你是如何想到这么旱下去,会闹饥荒的?”
许多人在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想到的都是眼前的,她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能有这般远见,他还是挺好奇的。
宝儿正色道:”这不是很明显的,干旱这么久,附近的水塘都干了,大河里水也日渐其少,稻谷壳子都是扁的,今年的收成看来还不够交税的。
萧谨言低头想了一下,点头嗯了一声。
“是这样.”
于是信了宝儿的话,买了二百斤的小米。伙计一听,大中午的,还有这么好的买卖,真好。于是热情的帮他们装车。
中午,三人在小面店一人吃了一碗面,花了六文钱。
然后欢快地继续推平车回家了。三个人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说着,小谨腾走不动了,也坐在平车上,让哥嫂推着走,不知不觉地就要到家了,萧谨腾也从平车上下来。
宝儿把稻草包盖在小米口袋上,把粮食遮盖起来,谨言虽不知道她的想法,但也一起帮忙。
盖好之后,他们绕小道回家了。避开了村里人的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