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手艺的工匠和手艺人也不甘示弱。铁匠们带着自己的工具,加入到火炮与燧火枪的打造中,他们熟练地操起铁锤,与梁山军原本的工匠们并肩作战,锤打声在工坊内交织成激昂的乐章。木匠们则精心挑选木材,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枪托、炮架等部件,木屑在他们身边飞舞,仿佛是胜利的前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连老人和孩子们也力所能及地贡献着力量。老人们帮忙看守工坊,防止有人破坏或窃取物资,他们目光敏锐,如同忠诚的卫士。孩子们则在工坊周围帮忙传递工具、打水送饭,小小的身影穿梭忙碌,为紧张的备战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活力。整个曹县的百姓与梁山军紧密相连,大家齐心协力,只为在这场与朝廷的对抗中争取一线生机,守护家园的安宁与自由。
在火器营中,李逵率领的三段式燧火枪兵营、史进率领的混合式燧火枪兵营以及董平的炮兵营,都迎来了大规模的增员。新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入营地,他们怀揣着对梁山军的敬仰和对未来战斗的期待,开始了艰苦的训练征程。
三段式燧火枪兵营在李逵的严格督训下,迅速成长。新兵们首先要学习燧火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了解火药的装填量与发射力度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燧火枪可不是吃素的,装填火药得精准,多一丝少一毫都不行,否则就打不准!”李逵瞪大了眼睛,大声地向新兵们吼道。老兵们则在一旁耐心地示范,从如何快速地装填火药,到如何稳定地持枪瞄准,再到如何巧妙地躲避后坐力,每一个动作都分解得细致入微。
史进的混合式燧火枪兵营则注重实战中的灵活应变。史进亲自设计了多种模拟战斗场景,让新兵们在不同的环境下练习燧火枪的使用。“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你们不能只会一种打法,要学会根据敌人的阵型和战术,灵活调整自己的射击方式。”史进挥舞着手中的长枪,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新兵们在模拟的街巷、山地、平原等场景中穿梭,与假扮的敌军展开激烈对抗,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
董平的炮兵营更是重中之重。那些虎蹲炮和红夷大炮犹如沉睡的巨兽,等待着新兵们去唤醒。新兵们首先要学习如何搬运和安置这些沉重的火炮,“这虎蹲炮虽矮墩墩的,但分量可不轻,大家齐心协力,喊着号子,把它稳稳地架好!”董平指挥着新兵们,汗水湿透了他的战袍。接着,便是学习如何计算弹道、调整炮口角度。“看这红夷大炮,长而厚重,准星和照门就是它的眼睛,你们要根据距离和目标高度,精确计算抛物线,才能让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在敌人阵中。”董平耐心地教导着,每一次试射都伴随着新兵们紧张的期待和兴奋的欢呼。
随着训练的深入,一队队训练有素的老兵被分配到各兵营。他们将自己的战斗经验和技巧无私地传授给新兵,使得整个梁山军的火器部队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如今,每一支军队都配备了火炮压阵和燧火枪冲锋队,形成了强大的火力网,足以让任何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探马如疾风般飞驰回营,带来了令人揪心的消息:30万朝廷军已浩浩荡荡地向着曹县的方向进发。领兵的乃是朝中几位威名赫赫的大将,童贯与大将李成、王进等率领浩浩荡荡的几路大军,犹如一片乌云,一起朝着曹县压来。
消息传开,曹县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虽然兵力悬殊,以3.5万梁山军加1万多新兵面对30万训练有素的朝廷军。但梁山军并没有丝毫的畏惧,他们迅速响应,开始了全面的战前部署。
为了保护曹县的老弱妇孺,梁山军决定先将他们迁往梁山水泊。这一决定得到了百姓们的积极响应,他们深知梁山军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在转移的过程中,百姓们纷纷表达着对梁山军的感恩之情。“梁山好汉们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若不是他们,我们这曹县早就被朝廷军踏平了。”一位老者热泪盈眶地说道。许多年轻人更是主动请求加入战场,“我们不能只让好汉们为我们拼命,我们也要为保卫家园出一份力!”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