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祭天大典的阴谋

“彻查!一定要彻查!”赵瑾瑜咬牙切齿地说道,“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他猛地转头,目光如刀锋般落在曹正身上,“曹公公,此事就交由你来办!”

曹正领命而去,心中却另有打算。他来到李婉儿的宫殿,将朝堂上的变故告知了她。“娘娘,事情不妙,皇上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

李婉儿脸色苍白,手指紧紧地抓住椅子的扶手。“曹公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曹正眼珠一转,“娘娘莫慌,老奴这就去联系燕王,共商对策。”他匆匆离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燕王府内,燕王收到曹正的密信,得知宫中和朝堂上的变故,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好,时机已到!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开拔,目标京城!”

燕王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火盆中,信纸迅速被火焰吞噬,发出噼啪的声响。他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皇位,是我的!”他低语道,语气坚定而决绝。一名侍卫推门而入,单膝跪地,“王爷,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燕王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出发!”

皇宫内,赵瑾瑜焦躁地来回踱步,他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在向他逼近。他走到桌前,拿起酒壶,猛地灌了一口。“究竟是谁?是谁在背后算计朕?”他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安。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李婉儿在自己的宫殿里坐立不安,她不停地抚摸着手中的玉镯,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曹正离开后,她心中更加忐忑。“燕王真的会帮我吗?”她低声自语,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怀疑。她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深深地叹了口气。

曹正离开李婉儿的宫殿后,并没有直接去联系燕王,而是去了御花园一个偏僻的角落。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信,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将其交给一个身穿黑衣的暗卫。“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燕王。”他低声吩咐道,语气严肃而谨慎。暗卫接过信,迅速消失在夜色中。曹正望着暗卫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几只乌鸦从树梢上飞起,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深秋的京城,落叶飘零,寒风瑟瑟。一个衣着朴素,面容黝黑,看似寻常农妇的身影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步履轻快,眼神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这是乔装打扮后的柳如烟,她按照楚清歌的指示,秘密潜入京城,肩负着寻找楚家旁系血脉的重任。

柳如烟按照手中残缺的地图,几经辗转,终于来到城郊一处破败的院落。她轻轻叩响了院门,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内传来:“谁啊?” 柳如烟压低声音,用暗语回答。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探出头来,仔细打量着柳如烟。确认身份后,老者才将柳如烟迎进院子。

院内,十几个老弱妇孺正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老者轻叹一声:“如烟姑娘,你终于来了!自从楚家蒙难,我们这些旁系血脉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柳如烟环视众人,安慰道:“老人家不必担忧,王妃让我来接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孩子们听到“王妃”二字,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如烟安排众人分批离开,隐秘地前往城外早已安排好的马车。她再三叮嘱老者:“路上切记小心,莫要引人注意。” 老者握住柳如烟的手,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王妃大恩大德,老朽没齿难忘。”

千里之外,一处隐秘的山谷中,楚清歌正与兄长楚怀瑾商议复仇大计。

“怀瑾哥哥,楚家旁系血脉我已经安排人妥善安置,如今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为楚家沉冤昭雪!”楚清歌语气坚定,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楚怀瑾身着戎装,剑眉星目,沉声道:“清歌,这些年你受苦了。我早已联络旧部,随时准备响应你的号召。” 他握紧拳头,指节泛白:“赵瑾瑜这个忘恩负义的畜生,我定要将他千刀万剐!”

楚清歌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如今赵瑾瑜登基不久,根基未稳,正是我们行动的最佳时机。” 她在地图上 i?aret了几处关键位置:“我们需要先控制这些城池,切断赵瑾瑜的补给线……”

金碧辉煌的皇宫内,赵瑾瑜身着龙袍,高坐于龙椅之上,俯视着群臣。他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楚清歌已死,再无人可以威胁他的皇位。

“众爱卿,朕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为了商议如何巩固我大燕江山社稷。”赵瑾瑜的声音威严而冰冷。

李婉儿一袭华服,巧笑嫣然地站在赵瑾瑜身旁,美眸流转,暗中观察着众臣的反应。 她微微欠身,柔声道:“皇上,燕王殿下功高盖世,理应受到嘉奖。”

赵瑾瑜闻言,眉头微蹙。他深知燕王的野心,一直对其心存忌惮。李婉儿的话,无疑是在提醒他,要尽快铲除这个潜在的威胁。

退朝之后,赵瑾瑜将李婉儿的纤纤玉手握在掌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爱妃,你今日之言,可是另有所指?”

李婉儿娇羞地垂下眼帘,轻声道:“皇上圣明,臣妾不敢妄言。” 她用余光瞥了一眼赵瑾瑜,心中暗喜,挑拨离间的计策已经奏效。

曹正躬身立于一旁,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他不动声色地退下,回到自己的寝宫,从暗格中取出一个木匣,里面装满了李婉儿的罪证。他轻轻抚摸着木匣,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时机未到,还需静观其变。

萧恒站在府邸的书房内,凝视着墙上的地图,眉头紧锁。赵瑾瑜的暴政,已经引发了朝野上下的不满。他必须尽快行动,否则大燕江山危矣。他提笔写下一封密信,交给心腹侍卫:“速将此信送往各地旧部,就说……时机已到!” 侍卫领命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柳如烟换下沾满尘土的粗布麻衣,重新梳理了略显凌乱的发髻,对着铜镜中映出的清秀面庞,细细描摹着眉眼。简陋的房间内,油灯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她从包裹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瓷瓶,倒出一粒药丸吞下。这是楚清歌特制的药丸,可以快速恢复体力。数日奔波,她终于将楚家旁系血脉安全转移到隐蔽之处。她起身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夜晚清冷的空气,京城夜色笼罩下的万家灯火,在她眼中却显得格外冰冷。

一处偏僻的宅院内,楚清歌正襟危坐,手中握着一封密信。信笺上,是楚怀瑾遒劲有力的字迹。她轻轻地将信笺折叠好,放入手边的火盆中。火焰跳动,将信笺吞噬,化为灰烬。她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漆黑的夜空,眼神坚定而冷峻。

“兄长已经做好准备了。”楚清歌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柳如烟站在她身后,轻轻地将一件披风披在她的肩上。“小姐,夜里凉,小心着凉。”

楚清歌微微颔首,没有说话。她的目光依然凝视着远方,仿佛要穿透这无尽的黑暗,看到黎明的曙光。 院子里,几片落叶被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最终落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翌日清晨,金銮殿上,赵瑾瑜高坐龙椅之上,俯视着下方的大臣。“燕王迟迟未到,可是藐视皇权?”他语气冰冷,带着一丝不耐烦。

李婉儿站在一旁,眼波流转,轻声道:“皇上息怒,或许燕王殿下是有事耽搁了。”她看似劝解,实则火上浇油。

赵瑾瑜冷哼一声,没有说话。他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鸦雀无声。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照射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曹正站在角落里,低垂着眼帘,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他悄悄地将手伸进袖子里,握紧了一枚小小的玉佩。这枚玉佩,是燕王送给他的信物。

柳如烟一身粗布麻衣,头戴斗笠,低着头穿梭在京城的熙攘人群中。她步履轻盈,眼神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京城依旧繁华,叫卖声、车马声交织成一片喧嚣,但这喧嚣对她而言,却如同隔了一层薄纱,遥远而模糊。她此行目的只有一个:联络上哥哥楚怀瑾残存的部下。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茶摊,她见到了接头人——一个面容黝黑,眼神锐利的汉子。两人交换了暗号,确认身份后,汉子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裹,谨慎地递给了柳如烟:“这是将军吩咐我们收集的证据,请姑娘务必亲手交给楚姑娘。” 柳如烟接过包裹,手指轻轻摩挲着粗糙的纸面,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郑重地点了点头。

小主,

离开了茶摊,柳如烟寻了一处僻静的巷子,打开油纸包裹。里面是一叠信件和账本,详细记录了赵瑾瑜和李婉儿的勾结,以及他们如何陷害楚家的种种罪证。她仔细翻阅着,眉头越皱越紧,眼底的怒火也越烧越旺。 巷子外传来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这一切都与她此刻内心的波涛汹涌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