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开玩笑的”或“就随口这么一说,别往心里去”,都是种不经意的伤害,能说出这种话的,绝对不是随口而出,对方通常都是故意为之。
因为当人准备恶语伤人时,往往都会加上一句“这是为了你好”芸芸,并且大多数人一边喜欢听谎言,一边又讨厌自己被谎言蒙蔽双眼。
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没人会在背后说太多好话。无数的历史教训告诉珀耳修斯,当一个善良的人,被欺负的概率是久居不下的;而当一个恶人,被报复的几率则是屈指可数的。
苦难的生活从来不会改变我们,它只是会令我们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模样,很多东西等得太久,便已不再是当初想要的样子。夏天的地暖,冬天的凉席,雨后的蓑衣,分手时的殷勤,这些就算得到,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喜欢欺负弱者并非天性使然,可见风使舵却是所有人的通病。人类社会始终存有阶级之分,因此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要在底层被人剥削,成为第二或第三类公民。在阶级化的环境里总要有牺牲品,因为只有这才能彰显上层生物的地位与特权。
而欺负弱者则是把这种概念变得更加直接与坦诚。因此说到底,珀耳修斯觉得世人与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
二者皆是弱肉强食,每个人都不过是衣冠禽兽,心里都住着形形色色的魔鬼,而这个叫做自私的家伙,一旦有机会便想凌驾于它人之上,啸聚山林。这种欺负就是地位、特权、资源的争夺,这是人性,更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
曾几何时,珀耳修斯也对过去不甘心,对未来不确定,对今天无所谓;结果年轻时劳而无功,挫折时怨天尤人、颓废堕落,受鼓舞时又咬紧牙关拼命努力。但生活却始终都没有丝毫改善,直到许多年后,他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平庸。
其实所有对自己的不自信,都源自于自己确实不行。我们每一次抱怨规则的不公平,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
在很多时候,我们专注于某件事,通常是出于没把握做好其他事情罢了。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能靠脸的话,还是不要靠能力,因为后者大都差强人意,而且又往往天资不足。
很多人常常误以为“本可以赚得更多”、“本可以活得更好”、“本可以未卜先知”、“本可以亡羊补牢”,这些苦恼的共同来源皆是错误地高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