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在颠簸的马车上依旧拿着竹简努力耕读。
看着车外不远处相邦吕不韦志满得意的笑脸。
看着随行还是个郎中的青涩蒙恬,因为不放心,而跟在自己车驾周围。
就这样安静的坐在他的身边,感受曾经经历过的一切。
想着阿父说的,曾经他因为这些苦难而成就了未来的自己。
如今他一分为二,一半还要再承受一次这些苦难,另外一半走上了完全不相同的一条路,并且这一半还要每日前去原有轨迹上看着那些苦难在眼前发生。
阿父最担心的是将来原有轨迹上的他老去葬入陵墓时,那一半元神归来时,他那时也是相等岁数。
当双倍的苦与一倍的甜相冲时,阿父不晓得到时候他是否可以承受的住?
春祭结束回到咸阳的嬴政,按例向曾祖父和祖父送出信使,就投入到忙碌的国政中间去了。
应该说嬴政不愧是天生的帝皇,始皇二年的嬴政比起加冕前的嬴政简直就是模样。
最开始处理国政之时,他拿不定主意时,心里想的会是去问曾祖父,问祖父,问阿父。
而现在,他可以提出自己的单独意见了,虽然意见还有点稚嫩。
在章台宫里某个角落找出阿父留下的为政心得。
嬴政一有空就读一读,他在阿父的心得中看到了阿父时时刻刻都在学习的态度。
在曾祖父身边就学曾祖父,在祖父身边就学祖父,就连在桃花镇的那些年,阿父都是没有落下的关注曾祖父,祖父和玄月国的国政措施。
最主要的是嬴政看到了每一个国政措施都有阿父自己的施政理念。
他觉得这很好,也翻出一个全新的小本本,开始为自己那还没影的继承人写自己的国政理念。
这个习惯的养成,在某一天先是被来看望他的赢柱发现,赢柱翻看了嬴异人留下的心得,也翻看了他的心得,最后对嬴政说他有个好父亲,但祖父自己不是个好父亲。
而等到嬴稷得知这事后,看着失落的老儿子,嬴稷也拜读了嬴异人和嬴政的小本本。
然后一拍桌子,决定把自己的国政心得写下来,让老儿子好好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