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灵还没有来夷州岛之前,陈琦就曾猜测过夷州岛上的土地情况会是什么样子。
而只有姜灵知道,夷州岛上的实际情况,和陈琦的猜测几无二致。
陈琦在提出自己猜测的时候,就曾说过,他的处理意见,而姜灵在看到现实情况与陈琦所说差不多之后,对于陈琦就更信服了,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听从陈琦的建议,对夷州府进行改革。
所以当姜灵着手处理夷州岛上那些作威作福的贵族们时,他不仅成功铲除了这些夷州岛上的毒瘤,还顺势将原本握在贵族们手中的大量土地统统收回到了官府的名下。
当所有与贵族相关的棘手问题都被圆满处理完毕之后,姜灵开始认真考虑如何能够更好地改善民生状况。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采纳陈琦所提出的建议,即将手中掌握的全部土地,通过官府的正式渠道,出租给广大的老百姓们耕种。
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使得众多原本无地可耕的老百姓们欣喜若狂。
然而,姜灵并未就此止步,他通过和陈琦的探讨,非常深入的了解到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那是光有土地还远远不够的。
优质的农具以及得力的畜力工具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姜灵便亲自给陈琦写信,希望陈琦可以支援夷州府一些金属农具和畜力,如果可能的话,陈琦最好是还能支援夷州府一些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夷州府指导一下夷州府百姓们如何使用农具和如何使用畜力。
对于姜灵的请求,陈琦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了,他命司马笙与夷州府方向的来人对接,尽可能多的给夷州府提供金属农具和畜力。
陈琦还从兰园农科坊中,抽调了二十位精研农事的学子,派他们跟随返回夷州府的船队,一同前往夷州府,帮助夷州刺史姜灵教化夷州百姓。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陈琦又陆陆续续的送了近五千人前往夷州府,这些人都是四府一驿中,有强烈移民意愿的中元帝国百姓。
他们这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被家乡人接纳,被迫无奈选择了远离故土,重新找一个地方,更名改姓的重新做人。
而夷州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上天应许之地。
当然,这些移民夷州府的百姓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熟悉农事,不仅可以自己耕作,还能教授那些夷州府的百姓们如何高效的耕作。
姜灵并没有将那些金属农具和畜力一股脑的送给老百姓们使用,这一点还是陈琦提醒他的。
陈琦只是给姜灵讲了一个涩果的故事,姜灵就明白了陈琦的用意。
【某山隅有村,村中有少年名唤阿福。村之北,有一幽林,林中有果树,每至季夏,果满枝头,色青而形美。】
【一日,阿福与群童嬉于林畔,闻果香四溢,遂入林探寻。见满树青果,阿福大喜,径取其一,急咬之,然味酸涩不堪,顿觉失望,啐而弃之,且与诸童戏耍林中,以抛果为乐,将天赐之果肆意糟践。】
【未几,天有不测风云,大旱骤至。数月无雨,田亩龟裂,稼穑尽枯,村人皆苦饥馑。阿福家中粮米渐罄,每日食不果腹,形容渐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