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大哥缺的是哪一样?难不成是十五的满月?”
李剑山放下酒杯,向王临瑶投去赞许的目光。
“小玉姑娘果然冰雪聪明,常言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最难是相逢,最怕是离别。”
说着一瓣桃花落进了碗里,李剑山挥手间,那桃花如同一只蜜蜂,从碗里翻飞出去。
“李兄弟志趣高远,难得难得。”
桃花翁正说话间,有人扣动柴门往院子里走来。
“那边的翁老,买两坛子酒。”
一个妆容精美、身形妖冶的女子看向桃树这边,见有一树桃花分外惹眼,有些花瓣在风里落下,如同下了一场粉红色的雨。
“天哪,这是——大冷天怎么开出桃花来了,”
女子倒吸了一口气,一眼的陶醉,又觉得眼前的一切超出了她的认知。双手捂住着嘴巴,一时难以自已,如同遇见阔别多年的初恋。
“啊,一定是最近在楼坊忙来忙去,累坏了身子,眼睛都幻觉了。”
后边跟随的仆从睁圆了满是惊异的眼睛。盯着眼前挂满花朵的桃树,不忘走上前来提醒女子道:
“萍儿姐,那不是幻觉,我们也看到了。”
女子自知有些失态,咳嗽两声,正色道:
“翁老,打酒,要两坛子。只要桃花庵。”
这萍儿本是祁音坊的管事,最近临近中秋,很多外地来的商客变多,坊里忙得不可开交,茶酒果肴都得她去置办,一天东奔西跑,就差把鞋底踩冒烟了,她经常跟坊里的丫头抱怨,说那官道上跑马的车轱辘都没她两条腿勤快。
这话多少有些自贬,丫头们不比身价出众的红牌姑娘,有些还曾受过她的接济,各个低头不语。
“蓝妹子,来买酒了?可我这儿桃花庵没了,其他的要不要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人差小童带着仆从去了竹楼后面的地窖。名叫萍儿的女子将目光转向树下,笑呵呵地走上前来。
“这小哥长得俊俏,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说着坐在安九黎身后的石凳上。从身后仆从那儿接过一个蹴鞠似的黄铜炉,抱在怀里暖着手。
“这祁音坊平常可有不少贵门公子造访,怎么蓝妹子没看够?”
添柴的小童去了后院,老翁只能自己温酒。
安九黎往李剑山那儿看了看,只见他连着灌了两三碗酒,好像在说,这种场面不要牵累他。安九黎心想,这家伙这么怕女人,想来年轻的时候被女人霍霍得不轻。
“晚辈安九黎,并非大户人家的公子,过往留住的商客而已,这两天中秋祭月,便想着留在长安看看灯会,又听闻桃花庵甘冽香醇,也是费了好一番周折才找到这里。”
“我说呢,这长安公子哥见过不少。我就瞧着公子面生,原来是远乡客,最近就有不少北齐过来贩马的商客,也都留在坊楼等着逛灯会。公子可也是北齐来的?”
安九黎温淳一笑,道:
“姐姐真是慧眼,北齐人没有过中秋节的习俗,我等也是想趁着中秋节一睹长安胜景。”
一听安九黎这么客气,女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见仆从搬着坛子出来,起身朝着安九黎这边打了声招呼,抱着暖炉悠哉游哉地出了院子。
“这女人嘴真碎。”
王林瑶话音刚落,忘了还有李剑山和老者在,连忙抓起盘子里的点心吃了起来。
几碗酒入腹,李剑山打了个酒嗝,已有微醺之意,三人便和老翁告辞,离开了院子。
走在回去的路上,街道已有人家开始张挂灯笼,过往的行人除了宁国人,不乏穿戴面孔异样的北齐人、西边鬼方灵族及南域巫族及苗族练气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