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终于商谈出结果

十日之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杨贤身着华丽的王袍,气宇轩昂!

带领着麾下众多官员,走进了这座临时被当作燕国朝堂的宫殿。

这是他称王之后举行的首次朝议,众人心中皆充满期待和紧张。

尽管各位官员的正式官职尚未全部确定并颁布,但他们彼此心照不宣。

因为每个人的才能和功绩早已在之前的征战与治理中展现无遗。

此时,宫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

左侧依次排列着房玄龄、刘伯温、戏忠、赵成、简雍、鲁肃、李儒、田丰、且授、苏双、张世平等文臣谋士。

右侧则站立着冉闵、李存孝、王彦章、罗松、杨再兴、高顺、燕北、赵云、波才、管亥、彦良、吕布、张辽等猛将悍将。

这些人个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当杨贤迈着稳健的步伐从门外踏入殿内,并稳稳地坐在正首位之上时,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紧接着,全体文武大臣整齐划一地躬身施礼,齐声高呼:“臣等拜见燕王!”声音洪亮如雷,响彻云霄。

杨贤面带微笑,双手微微抬起作虚托状,朗声道:“诸位爱卿免礼,请起身吧。”

他的目光扫视全场,眼中流露出对臣子们的信任和期许。

“启禀燕王,王都之事关系到燕国之根本,实乃重中之重啊!

不知燕王对此是否已然有了明确的决断呢?”

只见简雍稳步迈出队列,恭敬地躬身施礼后说道。

“修建王都此等大事,不仅耗费时间漫长,而且所需人力物力更是巨大无比。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本王有意将王都选定于洛阳之地,诸位爱卿对此可有不同的看法或建议呀?”

杨贤面带微笑,缓声问道。

伴随着杨贤话语之声的落下,那些身经百战、勇猛无畏的武将们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其中有何特别之处。

然而众多文官却是相互对视一眼后,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众人皆知,若王都定于洛阳,那么王宫自然而然就要沿用昔日大汉所遗留下来的宏伟皇宫了。

可是现今杨贤才刚刚自封为王,天下之人尚不清楚该如何评说此事。

倘若杨贤在刚刚称王之际,便迫不及待地入住这座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威严的皇宫之中。

那不就等同于向全天下昭告:他的终极目标乃是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宝座吗?

如此一来,对于初立根基尚且不稳的燕国而言,绝非是什么有利之举啊!

就在此时,只听一人高声喊道:“启禀燕王,微臣以为此举甚为不妥。

诚然,洛阳的确堪称天下之核心要冲所在,但目前局势变幻莫测、尚不清晰明了。

一旦吾王决定将王宫设立于此,那么我们燕国势必要时刻警惕来自兖州袁术、刘表的威胁!

稍有不慎,恐怕会给国家带来难以预料的危机和灾祸啊!”

说话之人正是刘伯温,此刻他神情凝重、一脸肃穆地向着杨贤进言提醒道。

尽管他并未直接言明心中所想,但他坚信凭借着杨贤那非凡的聪明才智,和深谋远虑。

必定能够洞察到当前局势下洛阳并不适宜作为攻击目标。

这其中缘由不难理解,就连一向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袁术那样的奸佞小人都未敢轻易对洛阳下手。

其原因自是不言而喻——洛阳眼下就如同一块鸡肋,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

想当年,司州地域广袤,人口众多且密集,堪称是整个大汉最为繁华昌盛的一个大州。

然而,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洛阳历经了无数次的艰难困苦与沧桑变迁,致使这座城市所容纳的居民数量急剧减少。

原本拥有上数十万之众的洛阳,如今只剩下区区数万人而已。

现在虽然自己已经攻占了司隶州,定都洛阳后势必要派遣大批军队在此驻扎防守。

如此一来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实在过于巨大,最终得到的收益恐怕远远不及付出的代价。

所谓得不偿失,用来形容现今的洛阳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