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萝回去的路上问打理园中花草的曹师傅要了一个花盆。
在得知她要种东西后,曹师傅给她送了两个已经养好土的大盆,还送了她些肥料。
楚萝回到房中,从脖颈上取了一个链子下来,从里面倒出了些微小的种子。
她结合自己种花木果树的经验,把这种子处理了一番,又再往土中加了些东西,过了两天后才种入土中。
这些她从物牢中带出来种子并不好种,即便侥幸种出来也有极其大的可能没多少药力。
若非她有那一世种植的经验,她不会贸然带走种子。
这种子比她预想的出苗出得快,才种入土中几日光景就有了点点绿。
楚萝白日与白羽一同去庭中学习,把药草放在桌案之上开窗通风。
路过的飞虫在忍不住在嫩芽上停留,可瞬间又掉入盆中成为养分,被吸干所有精气。
这一切楚萝一无所知,她每日在白羽身侧学习,求知若渴,对白羽先生的学识佩服至深。
回来时还带着她问秦管家要的书,边看边记,常常废寝忘食。
她看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她懂得越多理解越深入,更加理解白羽的理念很宏大很有用。
这人同少圣一样,是大才之人,几百年还出不了一个。
楚萝读过少圣的书,凭借她在白羽身边学习对白羽接触,很多时候他做的说的是少圣的理念具象化。
他这个人更是远超书本给人带来的震撼,像个神明一般让人心悦诚服,让人心里充满希望。
若非他还过于年轻,二十多岁的样子,楚萝便会觉得这人恐怕就是少圣飞鸿公子。
只是少圣毕竟是仲常甫先生的首席大弟子,仲常甫先生的弟子无数,在前世中她在观屿所见的人年龄有大的,还有华发的。
而能成为首席大弟子传承他衣钵思想的人,再怎么也不该是二十多岁的人。
这种露天智慧的人,或许都极难存活,少圣是,白羽先生也是。
若非待着这个气候环境极其得宜,人杰地灵的世外桃源,又有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救治保护白羽先生,只怕楚萝早已经见不到这样的人。
在实际上,在心里楚萝早已经把白羽当成自己的老师,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师父。
一日,白羽先生授完课,看着外边的孩童放的纸鸢,笑得开怀,来了兴致问“你为何只看,不去放放看,春日难得,不负春光才好”
“和孩童一样去放风筝吗?”楚萝有些难以置信,她都多大了,怎么还能像他们这么玩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