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床弩之威

而城外汉军便直接崩了,这让他精神抖擞一阵后,便感觉索然无味。

“不可大意!”徐晃目光沉沉,他没有因为打退敌人而有所轻视。

小主,

他扫视着撤退有序的敌军,沉声道:“汉军此次只是吃了准备不足的亏,惨烈的大战,还在后面...”

“让各部加强警戒,时刻注意敌军动向,莫要阴沟翻船...”

“只要稳扎稳打,急的只会是汉军,我等早晚会有机会...”

汉军虽然势众,但徐晃有信心守住上党,甚至守住常山郡,这一点他从不怀疑。

这里面除了为将者的自信外,更重要的是背靠上党兵工基地,和并州大后方,他有何惧。

上党不但是并州的兵工厂,更是夏军的战争发动机,因为这里不但有着铜铁金等各种矿山,还有着工营内数十万技术精湛的匠人。

铁匠营虽然不是作战部队,但其中二十四万名来自帝都考公营,匠人大师所制造的武备兵器,却是夏军攻伐四方的利器。

整个太岳兵工厂经过多次扩建,下辖矿山、铁厂、兵坊、以及武备研究基地,总人数更是突破六十万。

其中还不包括矿山青壮劳力,及其他部门零散的人员,产出的器械武备及数量,几乎是当世之最...

丘县成城墙上的,十二臂筋牛弩,就是兵工厂的杰作之一。

有这些源源不断的武备支持,只要徐晃稳扎稳打,东南防线无忧。

除了兵工厂之外,漳河大营的新兵训练基地,同样是徐晃守住上党的底气之一。

虽说新兵战力未必高,但在夏军影子军团的特殊制度下,却可以急速暴兵。

这得益于当初李信在荥阳时,制定的左右副官制,即百长以上的将官,每人配两个副手。

和平时期,除了增加虚俸消耗外,看不出来什么门道。

但到战争时期,却有非同一般的妙用,特别是局势紧急的时候,就更能体现出其中威力。

虽说是副官,其实只有徐晃等少数高层知道,这些左右副官,随时都有转正的可能。

如今局势危机,副官转正,正在漳河大营紧急操练青壮。

虽说带的是一群新兵蛋子,与军中精锐没法比,但基本的组织构架在,基层武官齐备。

且有着以往的管理,以及作战经验,其中战力,绝对比一般的城防军强,用来守城绰绰有余。

并州与河套,已经全面动员,青壮健妇,除了负责押解粮草运送物资外。

还有一批批成年役卒,被送到漳河大营,接受武官们的急训,为的就是在紧急关头,投入战斗。

此时的并州,乃至河套,就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无数的物资装备,战马牛车乃至兵员。

正沿着州郡官道,运河水路,向东南方向汇聚集结,为徐晃和臧霸两位统帅提供后继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