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区里的歌舞团借了腰鼓,先声夺人,一整队亮丽的姑娘,身穿喇叭牛仔裤列队进了服装市场。
出场就吸睛,年轻姑娘流畅的腿部线条,让上身的牛仔裤更显修身,新颖的喇叭裤腿,随着姑娘们向前行进,有种步步生花的美感。
队伍最后还缀着一位高个,黑脸老头,也穿一条喇叭裤,随着年轻姑娘们的鼓点,扭起了东北大秧歌。后面还跟俩小孩,也扭得不亦乐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项大队长带孙子来到摩登大城市,一出场就出洋相,王春花藏在人堆里,嫌臊得慌。
这宣传还是有效果,有年轻姑娘看了眼馋,争着去摊位试裤子。
洋泾浜不缺小开,如今耀武扬威的小开们年龄大了成了老开,但赶时髦的心依旧不变,有几个爷叔也跑去试牛仔裤。
这都是大队长的功劳,可把他美坏了。
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第一天试卖,存货并没有被一扫而空。
项海澜不急,在她的故乡,喇叭裤风靡了整个八十年代,遍布大江南北的“猫王”不要太多。
而牛仔布料,牛仔服装则是服装界长盛不衰的存在,小项是立志做设计师的人,如果靠服装生意来供养自己的设计,她不准备做太多品类,就以牛仔服装为主,稳扎稳打。
她让生产组继续做裤子,还让王芳帮忙联系,又找了两个做服装的生产组加入进来。
加班加点,赶在年前囤了一批货。
市场反馈跟预想的一样,没用半个月时间,沪市的大街上就看到了穿喇叭裤的时髦男女,还真有人找到猫王的照片,打扮上也在像大歌星靠拢。
偶尔,小项路过某处洋楼,有《甜蜜蜜》熟悉的旋律从窗口飘出。
喇叭裤有了,靡靡之音还远吗?
在故乡没感受到改革初期的朝气,这次小项亲自参与并推进了历史进程,成就感又多一层。
忙着喇叭牛仔裤子生意,就没顾上杀猪盘的受害者,小金倒是没忘。
临到年关大家都忙,金廉慧倒是不忙,搬到小洋楼足不出户,赶在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那天她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