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不识抬举!

随从思索了片刻回答道,“在下认为这是他们在祈求神灵降福的一种表达方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老者的举动更像是操作某种管道系统。这群远方来客跋山涉水抵达这里,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没有丝毫慌乱之意,反而是相当安之若素的模样让人觉得奇怪。

随着对话进行中,尊贵的大人脸上的神情变得既无奈又带着些许嘲讽。“他们是在感谢神明赐予住所与食物吗?但这些都是我安排给他们的呀!”

另一位略懂些当地方言的随从补充说:“大人,他们是真心相信这一切都是湿婆神给予的。而且他们有一种信念,即所有生命中的苦难皆是修行。”

面对这种荒谬的说法,**不由得冷笑一声。“愚昧无知的家伙们。”一行人的交谈打扰了草庐中的那些祭司。

他们立刻停止了仪式,满脸喜庆地跑了出来,叽叽喳喳说着一些乞求帮助的话语。

通过翻译得知,原来他们希望可以解除奴隶身份,得到自由身返回故乡。对此请求,**感到无比愤慨,并对其中缘由深感惊讶。

随从解释道:“按照大秦的习惯,在这里为你们安排居住是为了确保不会带入传染病。而你们却误以为可以轻易获得解放。”

最终,**决定以一句古代经典作为教训,《北山》篇中说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此表明这些外国人在秦地也需要遵守这里的法律与规定。

然而,身毒人们依然不依不饶,在短暂的交流过后甚至有些放肆起来。看到这一幕,**冷冷吩咐道:“看来是平日对他们太宽松了。把《诗经·北山》拿过来。”

接过竹简,**展开读了一段诗句:“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听好了。”随后继续朗读并指出,“无论你们供奉什么神明,这里是秦国,所有人必须遵循这里的规矩。”

最后,在一次尝试性沟通未果后,他亲自示范了一番如何“窝心饺”——实际上是对抗不服从者的行动——来教导这群身毒人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混乱之中,尊贵大人的命令传达给了下属:“确保每个人都记住这次教训!”

这场冲突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误解和矛盾,同时也体现了权威人物处理问题时既灵活又严格的方式。

街头上的浪荡子弟们长年游手好闲,无事生非已是司空见惯。他们早就对这批身毒奴隶积怨已久,迅速分散奔向目标,几步之外就有人或抓或提,将这些不幸的人拖回。

“不识抬举!”

“给你面子你都不要脸!”

“知道这个地方之前是干什么的吗?”

“连大秦的女囚都可以网开一面,岂能再放过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