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一年春节,嘎公带着我去了一次,要先走三十公里山路,又坐了二十多公里汽车,再乘船走水路,早上天没亮就出发,等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那天很冷,但我还是觉得县城的夜空真美,星星真亮。”
周清茹把头贴在杨守安的背上,思绪也跟着一起回到了从前。
还记得那是王莺花“在外面赚了钱”后第一次回家,彼时的阿茹还沉浸在物质条件飞速提升后的愉悦期,一高兴就说要带着周丫头去巫山县城玩。
周清茹对老县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多,街道明明只有那么点宽,来来往往摩肩接踵的人流却从来没有停下过。
那几天她玩得很开心,爬百步梯,走东门坎,穿南门洞子,过西门桥,阿茹也是有求必应,不管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根本就不看价钱。
那记忆好像就在昨天,但又似乎已经模糊得快看不清楚了。
“等明天活动结束,我们一起去新的县城看看吧?”
这些年杨守安他们也回来过几次,但基本都是来去匆匆,对于巫山新县城虽有耳闻,但却每每擦肩而过。
今天被人突然撩拨起了心弦,那乡愁竟是一发不可收拾,满脑袋都是神女峰和大宁河的影子,还有峡江边一到夏天就漫山遍野的蝉鸣。
人生的一大自由就是说走就走。
第二天在顺利完成了移民纪念馆的演讲后,杨守安和周清茹坐车从主城出发,花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依山而建的巫山县城。
两人还没到酒店落脚,电话却已经响了起来,打过来的人让杨守安他们出乎意料,竟然是云阳村以前的小书记,他说自己如今就在县里工作,提前接到了重庆那边兄弟单位的“消息”,所以一定要尽尽地主之谊。
故人盛情邀约,自是没有拒绝的理由,放下行李后的杨守安和周清茹马不停蹄,按照小书记给的地址到了一家经营巫山纸包鱼的小饭馆。
“哎哟,真认不出来了,记得刚移民的时候你们都才那么大一点,一晃眼这都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娃娃已经是跨国企业的大老板啦。”
一开始两边谁都没认出谁,最后还是靠着电话才找准了人,小书记今年也已经五十多了,两鬓满是白发,杨守安花了好久才把他和当年码头上指挥移民登船的那个年轻干部联系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安茹服饰还只是刚刚起步,我们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倒是您现在已经是整个巫山的父母官了,还把新县城发展得这么好,我们应该多向您学习才是。”
为了让这场会面不至于过于尴尬,杨守安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托市里的熟人了解了下小书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