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诗词,虽然质朴,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那些整日沉浸在诗书中的世家子弟也为之动容。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诗词是否太过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是否太过注重技巧而失去了真情实感?
渐渐地,世家子弟不再嘲笑平民的诗词,反而开始欣赏起它们独特的魅力。
他们甚至开始尝试用更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诗词更接地气。
一日,容珩与姜茯谣一同翻阅新一期的书楼诗词集。容珩指着其中一首诗,笑道:“你看这首,‘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虽是孩童之语,却写尽了盼父归家的急切心情,令人动容。”
姜茯谣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是啊,这些诗词虽然不如世家子弟的工整华丽,却更能打动人心。这才是真正的诗歌,来源于生活,也反映了生活。”
书楼的口碑越来越好,甚至传到了宫里。皇帝听闻此事,龙颜大悦,再次对容珩和姜茯谣的举动表示肯定。
王府书楼的火爆,自然也传到了三皇子容瑄的耳中。
他原本对这种“附庸风雅”之事嗤之以鼻,但当他听说容珩借此敛财,甚至得了皇帝的赏识后,心中便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
“这个老五,还真是会钻空子!”容瑄狠狠地将手中的茶盏摔在地上,碎片四溅,“父皇也真是老糊涂了,竟然被他几句花言巧语就给骗了!”
他身边的谋士,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拱手道:“殿下息怒,五皇子此举,看似得利,实则也埋下了祸根。”
“哦?此话怎讲?”容瑄挑眉问道。
“五皇子广纳贤才,看似是为了书楼,实则是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如今他得了民心,又得了皇帝的赏识,长此以往,必成大患!”谋士语气阴沉。
容瑄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良久才开口道:“你说得对,本皇子绝不能让他如此嚣张下去!”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既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