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军,秦国又有百万大军压境!”一名探子神色慌张地冲进营帐,单膝跪地向坐在案几后的黎川禀报着这一紧急军情。那探子气喘吁吁,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焦急。
黎川听闻此言,剑眉微蹙,但却并未有丝毫的犹豫,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握拳,大声喝道:“立刻出击!”其声音犹如洪钟一般,在营帐内回荡开来。那气势,仿佛能将这营帐都震得摇晃起来。
然而,一旁的副将却是面露难色,欲言又止道:“可是……”黎川大手一挥,打断了副将的话语,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沉声道:“我知道如今敌我兵力悬殊,但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退缩只会让敌军士气更盛,我们唯有奋勇一战才有生机!你们先在此等候,待我观察一番后再听我号令行事。”黎川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点燃众人心中的斗志。
说罢,黎川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营帐,朝着城墙之下敌军所在的方向疾步而去。他那挺拔的身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威武雄壮,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他的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带着决然的勇气。
黎川来到城墙之上,放眼望去,只见秦国的军队密密麻麻,如同一大片黑色的潮水,无边无际。旌旗蔽日,盔甲闪耀,那磅礴的气势令人胆寒。
“这可能是最后一战了。”黎川喃喃自语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紧握着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必须要鲍将军出战,否则我一人必输!”黎川知道自己一个人是赢不了的,于是立刻去找陛下。
他快马加鞭,那骏马四蹄翻飞,犹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如烟似雾般弥漫在空中,仿佛一条黄龙紧随其后。这一路之上,他心急如焚,一颗心早已飞到了那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战场。
脑海之中,一幅幅惨烈的景象不断闪现而过。只见那刀光剑影交错纵横,喊杀之声不绝于耳;士兵们浴血奋战,却依旧难以抵挡敌人如潮水般汹涌的进攻。每一个画面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他的心间,让他的呼吸愈发急促起来。
终于,经过漫长的奔驰,他来到了那巍峨耸立的皇宫之前。此刻的他,早已顾不得整理自己那因长途奔波而变得凌乱不堪的衣衫,甚至连脸上沾染的尘土也来不及擦拭一下,便急匆匆地下马,迈开大步向着陛下所在的宫殿飞奔而去。
进入宫殿之后,他一眼便望见了端坐在龙椅之上的陛下。没有丝毫犹豫,黎川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语气急切地说道:“陛下,秦国百万大军已然兵临城下,我军防线岌岌可危,局势万分危急啊!恳请陛下速速准许鲍将军率领大军出城迎敌!”说罢,他抬头望向陛下,眼中满是焦急与恳切之色。
陛下听闻此言,不禁微微皱起眉头,那张原本威严的面庞此刻显得有些凝重。他沉默不语,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见此情形,黎川心知陛下有所顾虑,但此时军情紧急,容不得半刻拖延。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说道:“陛下,如今国难当头,已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若再不派出强将抵御秦军,恐怕城池沦陷只在旦夕之间呐!而鲍将军智勇双全,麾下将士更是英勇善战,唯有他率部出征,方有一线希望能够击退来犯之敌!还望陛下三思啊!”
听到这里,陛下缓缓抬起头来,目光从黎川身上扫过,其中既有疑虑又饱含着深深的担忧。片刻之后,陛下才缓缓开口问道:“黎爱卿,鲍将军此番出战,当真能够扭转当前不利之局势吗?”面对陛下的询问,黎川毫不犹豫地点头答道:“陛下放心,微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鲍将军出马,必能旗开得胜,一举击溃秦军!”其言辞诚恳坚决,令人动容。
陛下凝视着黎川那坚定不移的眼神,良久之后,终是长叹一声道:“也罢,既然如此,朕就准了你之所奏。传旨下去,命鲍将军即刻点齐兵马,出城迎战!”得到陛下许可,黎川心中大喜过望,连忙叩头谢恩道:“多谢陛下圣恩!微臣定当不辱使命!”言罢,他迅速起身,转身便朝着殿外奔去,准备立即赶赴前线,协助鲍将军抗击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