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巡视西辽河

去大明扶贫 飞獴在天 1277 字 4个月前

辽王授权晋商在开鲁城旁边建了一个买卖城,和蒙古人进行集市贸易,频率也从以前的两月一次变为一月三次。

有了这个便利的买卖城,赶上几头羊就能换充裕的物资,蒙古人也懒得再打打杀杀、抢来抢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要草原上有草,就有羊,有羊就有一切吃穿用度。

蒙古人放羊可比汉人种地轻松多了,马背上一趟,长调一哼,眼睛一闭,羊儿自己就在那儿生长。

真是闭着眼睛都在数钱的日子。

当然,草原上偶尔也会有零星抢劫事件发生。少数从漠北过来的蒙古人平时抢习惯了,到了西辽河还收不住缰。

年轻的郭钥就霸气地停掉买卖城的生意,对蒙古人说道:“你们什么时候把凶犯给我押到开鲁城来,我再重开生意之门。”

蒙古人平时享受这买卖城的便利惯了,哪能容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即使找不到真正的凶犯,也要找几个替罪羊送到城里交明军处置。

这样两、三次下来,西辽河草原的蒙古人都老老实实做起牧民来。毕竟抢劫有风险,出门须谨慎。

辽王见贸易战略初现成效,又授权晋商们到哈拉温山以北的呼伦湖和黑龙江下游的庙街等地再建一些买卖城,主动给藏在斡难河的蒙古部落和被称为苦夷的野人女真们送去温暖。

当然,他也免不了要给晋商们上两道紧箍咒,一道是商人们必须按照辽王府的限定的铜价表进行物品销售,保持一个合理利润就行了,绝对不允许带着个海马进草原,骑着然后整出个宝马来。

另一道就是要求晋商任何时候不得对欠账的蒙古人、苦夷人放高利贷,年利率不得高于百分之十五,更不得搞羊生小羊,小羊又生羊的小把戏。

后世华夏从蒙古出局,固然和国力衰退有关系,但是和晋商对蒙古牧民搞高利贷盘剥也有很大关系。

由于晋商不择手段,连带着汉人都不受蒙古人待见,让蒙古人对华夏离心离德,投向了老毛子的怀抱。

所以,他觉得必须经常对见利忘义的晋商进行敲打,既用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