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四合院266

某日清晨,吴大力起床洗脸时,见刘大海拎着一个破麻袋往外走。那天,吴大力起得相当早,没想到刘大海已经出发了。因为行动不便,刘大海特地找来一辆旧的三轮自行车方便收集废品。虽然三轮车十分老旧,但价钱可不菲。将破麻袋固定在三轮车上后,刘大海骑车离开了胡同。刘大海的生活方式转变之大显而易见。现在,不仅李大山积极参与收废品,刘大海同样投入其中。早晨遇到吴大力,刘大海态度颇为冷漠。目前,刘大海与吴大力之间的关系不算好,但他和另一个邻居——张小柱的关系更糟糕,对方也常对他冷嘲热讽。至于俞老先生的伤情,虽说还没有完全康复,但至少不用整天卧床,白天还能坐着轮椅出门透气。某日清晨,俞老先生正在院子里晒太阳。“收废品真的能赚不少钱吗?”俞老心想,考虑到刘大海是一个好面子的人,若非确实能从中获利,他是不会从事这样的工作的。如果身体健康,也许俞老也会去试试这行当。

“老俞,你的身体有所好转吗?”吴大力微笑着走近。这要归咎于上次事件中吴大龙脚下一不留神用力过猛,竟踢折了老俞两根肋骨。因伤势严重及年纪大,俞老的恢复期较长,需数月时间才能完全康复。“还好。”俞老先生回答,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静养,虽然没有完全恢复,但状态确实逐渐好转。这段时间,吴大力也非常忙碌。随着路小妹带孩子回来后,他的负担更加重了。简单地和俞老交流了几句后,吴大力便准备出门吃饭。至于俞老的早餐,则由张小柱提供服务。在俞老看来,仿佛是在提前接受晚年照料。这也合情合理,因为正是吴大清造成的伤害,张小柱不能袖手旁观。更何况俞老是一个孤身一人,若非张小柱照顾,恐怕没人管他。即便花点钱雇佣专人照顾俞老,也不如亲自照料来得让人觉得妥帖。当吴大力正在享用早餐时,张小柱的女儿何昭迪为俞老带来了早餐——一碗小米粥、一个馒头以及一小碟腌菜。这些虽简单,但在俞老眼里已足够丰盛。就在俞老进食之时,他注意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步入院子。

“是谁呀?”起初俞老并未认出对方。定睛细看后,辨认出了这是自己的远房侄儿棒子。实际上,棒子应仍在农村劳动。突然的返回让他疑惑重重。自插队下乡以来,棒子一直有返乡的愿望,可能抓住了一次机遇实现梦想。无论怎样,棒子的回归无疑会让大院再次热闹起来。对于这位远房侄子的归来,俞老感到复杂,内心既有些欣喜又担忧其未来。棒子的到来无疑增加了他在晚年的依靠,但这依赖的稳定性俞老持怀疑态度。想起棒子曾经的乡村劳作经历,俞老无奈叹气。就连性情温和的张小柱也难以忍受那般的辛勤劳动。但突然

###   沐清浴后,穿上了新衣裳的阿柱看起来焕然一新。这时,林小云终于可以静心地与阿柱进行一番深谈。既阿柱回到了旧城,未来的生活方向就亟需一个明确的规划。不论阿柱是继续学习深造还是直接踏上工作岗位,林小云都将全力支持。“我觉得还是去找个活干吧。”经过短暂的思考,阿柱缓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阿柱并非不愿继续学习,然而现实使他认清了自己的境遇。即便在当年工农兵推荐上大学未获成功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尽管机会最大,他仍未抓住机会。更不幸的是,阿柱已将学校的所学大多忘却,即便给他充足的时间复读,再次冲击大学的可能性依旧微乎其微。基于这些现实考量,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成为更可行的选择。阿柱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工厂的工人,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小云听到阿柱的话,心中虽有遗憾但也只能接受现状。相较于成为工厂的普通员工,她更愿意见到阿柱通过学习获得更高的教育,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工厂的机会或许寥寥无几,甚至阿柱能否成功进入工厂也是一个疑问,因为那时的工作岗位十分稀缺,每个人都视此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然而,她决定先不对此施加压力,让阿柱暂时在家休息几天再说。

实际上,与阿柱成为工厂工人的计划相比,林小云心中另有一番打算,那就是将阿柱引荐至她熟悉的“川味轩”工作。若能由大强和傻柱安排,相信阿柱在那里定会得到不错的待遇和发展机会。

当林小云带着小当上班去了后,家里只剩下阿柱和桂花两人。离家前,林小云交待了一些生活费给桂花,希望她为全家人购买一些新鲜蔬菜和肉类以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桂花虽然内心略有不甘——认为母亲的偏爱显而易见——但阿柱历经乡村生活的辛劳重回城市的确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哥,不如去看看易大爷吧?”桂花建议说。阿柱作为易大爷的认亲外孙,既然回来了就应当去看望这位长辈,尤其是在得知老人正处于养伤期的情况之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罢,阿柱才了解事情原委:原来因家族内部的一些不正当恋情引发争斗导致易大爷意外受伤。阿柱不禁感到一阵唏嘘:乡村归来后的短短时间内竟得知了城里发生如此多的变化!

考虑到人情世故及未来的利益,阿柱最终还是前往看望了易大爷。虽然易大爷退休了,但他每月仍有稳定的退休金且存有不少的积蓄。这让阿柱心生觊觎——若是能接近老人,说不定有机会继承他的遗产……

桂花则没有跟着阿柱去,她理解哥哥此刻的心理状态以及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境。

### 易家中庭的沉默与温暖

老院子内,轮椅上的易大爷面色显得颇为黯淡。见到归来的阿柱并未主动示好于他,心中不由泛起一丝凉意。其实,即使在阿柱身处乡村时期,老易就清楚阿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从未寄希望于从这个不成器的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回报。

不过,在经历了这次意外伤害之后,老易反而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比起那些仅看重眼前的功利之人,他更加感激如小当夫妇般真正关心并照料自己生活的真心朋友。因此,在对待阿柱的态度上,老易显得尤为冷漠疏远,完全没有了以往干祖孙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的转变使得初访的老易家显得格外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