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朱由检早有准备,既然孔家要蹚这趟浑水,那就一锅端了吧!
钱谦益说道:“衍圣公肩负天下教化之责,已于昨日进京,如今就在大殿外候着。”
朱由检当即抬起手:“宣!”
随着一声传唤,孔胤植步履沉稳,走进大殿。
“臣孔氏后人孔胤植,叩见吾皇陛下,圣躬金安!”
朱由检上下打量一番,此人约五旬年纪,身材颇为肥胖,就走了这么几步,已经在大口喘气。
“平身吧!卿家突然进京,所为何事啊?”
孔胤植起身,正了正头上的发髻,回道:“臣在山东,闻听陛下旨意,要求各地兴建学堂,推广教化,臣心甚慰。儒家之道,在于教化万民,以礼义廉耻四维为本,陛下此举,利国利民,臣深感荣幸。”
“然而,臣亦闻陛下欲于科举中推广实用之学,臣斗胆请问,若木工、泥瓦匠之技艺,皆可成为入仕之阶,置儒家经典于何地?科举之制,自唐宋以来,皆以经义策论取士,意在选拔治国理政之才,而非匠人之能。若此风一开,恐将误导士子,偏离儒家正道,更有损科举之威严,动摇国本。”
“臣深知陛下励精图治,欲强国富民,然变革之道,在于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实用之学固然重要,但孔孟之学才是治国之本,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臣斗胆建议,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继续以儒家经典为科举之基,以维系科举之公正,确保国家未来之栋梁,皆能承继儒家之道,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朱由检举起手边的册子,问道:“这个是你写的?”
孔胤植抬头看了一眼,又把头低下,说道:“回陛下,这份请奏书乃是由臣主笔,天下学子共同……”
“朕看到的只有山东学子的签名,莫非全天下只有山东?”
孔胤植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心中有些不喜,却不能表现在脸上,说道:“臣一时口误,由于时间仓促,这份请奏书只有山东学子签名,天下各地学子纷纷表示支持,只是不能亲笔签名,恳请陛下明察。”
朱由检轻笑道:“你能代表全天下读书人吗?”
孔胤植已经开始感觉到气氛不对了,按理说,做皇帝的怎么也要给留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