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流放地他们的家人只要安分守己,皇上用不了多久就想不起来他们了。
这些罪臣也知道流放能活下来的人不多,尤其是女眷,但是只要家族人活下来,那这个家族就还有希望,因此为了这份希望,他们自愿赴死。
事实证明童仲谦这么做是对的,人死债消,那些人的罪证也不用查的太细,都造反了,其他的罪名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至于那些没有死的罪臣,那也不重要,总不能所有的罪臣都自戕了,那也太明显了,他们的罪都不是太重,大多都是最近才被梁王收买活着忽悠了,皇上也不是一定非要他们死。
按照罪名的轻重是流放还是罢官,那就很好办了。
重要的是有人死了,让皇上出了心中这口恶气。
大殿里回荡着刘金宣读那些罪证的声音,其他人都静默不语,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还能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来,只不过对于童仲谦的做法谁也不会反对而已。
那些人死不死的和他们没有关系,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这件事要尽快过去,朝政要尽快恢复正常。
罪证宣读过后, 就剩下定罪量刑了,这下官员们就不得不说话了。
按照惯例,凡是在朝堂上的事情就不可能口径一致通过,总得吵一吵。
因此大家都十分的有默契的开始吵,朝中有两种声音,一种就是那些参与造反的人要重罚,定重罪,主犯死刑,抄家,家眷流放;另外一种声音,就是说他们迷途知返,皇上仁慈,理应从轻发落。
主政从轻发落的基本都是文臣,有人造反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主政重罚的基本都是武将,因为有人造反,需要他们冲锋陷阵的去拼命的,虽然能挣军功,但是也有战死的可能。
也不是他们之间非要作对,主要就是如果他们的意见太统一,就会给皇上一种百官全都站在同一条线上的感觉,上位者是不愿意看见下面的人太团结的,会怕自己被架空。
因此凡是朝中的事情大家不管心中真的想法是什么,总是要吵一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