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七)

“刺完穴之后,记得要淡定,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静养七天,别动不动就发火,不然啊,你体内的‘真气’就会像逃学的孩子一样,一溜烟儿就没了。记住,生气真的伤身体,别到时候疫情没来,自己先把自己气病了。”

“哦对了,还有种情况,如果地上的甲子年乙未年,乙这个温柔的家伙没看好门,让庚这个硬汉独自掌权,这也是‘失守’的一种。这时候,天地间就像只有一个将军指挥,乱成一锅粥,三年之后,就会有种特别的疫情,咱们叫它‘金疠’,听起来就像金属做的瘟疫,厉害得很!不过,岐伯说了,只要咱们仔细观察,还是能分辨出疫情的轻重缓急,提前做好准备。”

“至于治疗嘛,不论是哪种失守,上面的刺法都差不多,关键是养肝,养肝就是别生气,生气真的伤肝啊,小伙伴们!想象一下,你的肝脏是个小宝贝,你每天对它笑一笑,它就能帮你挡住好多病毒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时间回到了那个神秘的壬午年,天地间的刚柔之气突然玩起了“失踪游戏”,上边的壬水大哥还没来得及正式上任,下边的丁火小弟就急匆匆地独自登场了。这可不妙啊,就算是阳光明媚的年份,这亏损的“家庭氛围”也是各不相同,上下失和,简直就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时空错位派对”。

岐伯说了:“嘿,你们可别小看这错位,它可是有规律的,就像咱们听音乐,律吕二角要是和谐不了,那就是灾难的前奏啊!哪天哪个音符不对劲,轻微还是严重,都是有数儿的。”这不,要是真碰上了,三年之内,大疫可能就找上门来了。

这时候,咱们得赶紧拿出“防疫针”——针灸大法!首先,得找脾经的“大宅门”——脾俞穴(现代名称哦,就是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那个小窝窝),给它来个温柔的“按摩”。记住,别使劲儿,咱们这是治病,不是练铁砂掌!

然后呢,隔上三天,再给肝经的“出口”——太冲穴(脚丫子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间,往后摸,摸到那个凹陷就对了)来个“疏通服务”。这一针下去,保准你肝气舒畅,心情美美哒!

但是,别以为扎完针就万事大吉了,岐伯爷爷还有话要说:“扎完针后,你得给我老实点,静坐七天,别出去疯玩,也别喝得酩酊大醉,唱着‘最炫民族风’,那样你的‘气’又得散了。还有啊,别吃得太撑,更别吃那些刚从土里蹦出来的‘小鲜肉’,毕竟它们还没‘成年’呢!”

想让脾哥哥身强体壮,那就得让它别堵心,别吃得太饱,也别老坐着不动,跟个“宅神”似的。吃东西呢,别太酸,酸得跟柠檬精似的,谁受得了啊?还有,一切“小鲜肉”都靠边站,咱得吃点甘甜的,清淡的,比如小米粥、清蒸南瓜,那才叫一个舒服!

可要是地下的甲子年,丁酉这家伙也不老实,没站好自己的岗,跟壬午大哥没法配合默契,那也叫“失守”,可不是什么“天作之合”。这时候,地气就不稳了,三年之内,说不定就得闹瘟疫。不过别怕,治疗方法和前面说的木疫差不多,还是那套“针灸+养生”的组合拳。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岐伯真是个“穿越版”的防疫专家?他不仅懂天文地理,还精通人体奥秘,简直就是古代的“超级英雄”。不过,咱们也别光顾着笑,岐伯的话里可藏着大学问呢!

咱们再聊聊脉象,这可是中医的独门秘籍。想象一下,你的脉搏就像是一条小河,正常情况下,它应该是平稳流淌的。但要是生病了,嘿,那小河就得闹腾了。比如,要是脾出了问题,脉象就可能变得迟缓无力,就像是被水草缠住了似的。这时候,你就得注意了,可能是你吃得太多,或者太懒,让脾哥哥累坏了。

所以啊,咱们平时就得多关心关心自己的身体,别等到“小河泛滥”了才后悔莫及。岐伯的针灸大法加上养生秘籍,简直就是咱们身体的“守护神”。记住,别等病找上门来才想着去治,平时就得好好保养,让身体一直处于“最佳状态”。

咱们再来个幽默小总结:壬午年,刚柔失守,上下乱套,就像家里开派对,主人却跑了。脾俞、太冲来救场,针灸大法显神威。静坐七天不胡闹,饮食清淡别吃撑。丁酉甲子要听话,别添乱子惹瘟疫。脉象小河要平稳,身体棒棒乐无边!

话说那是一个戊申年,天地间的刚柔之气突然玩起了“失踪游戏”。按说,戊癸相遇应该火花四溅,火运旺旺的,但这一年却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岐伯悠悠地说:“戊癸虽然理论上是火运年,但阳年火势却没那么嚣张,为啥呢?因为上面的刚气跑路了,只剩下柔气在那里独挑大梁,结果呢,气场就不稳了,邪气就容易趁机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