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短暂的训练后,就会迎来自己的摔角生涯首秀。
这期间,《壹十三》也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宣传,确定会在10月15号周五,在洛杉矶中国剧院举办首映礼。
而国内方面,《月球》也正式登陆内地和港岛院线。
由于董熹不在内地,所以显得有些声势甚微,仿佛不太受关注。
宣传也是常规手段,甚至没有路演、首映礼、后续的一系列宣传措施。
一张简简单单的海报,董熹穿着太空服,身后就是月球基地的背景。
《月球》,董熹生涯第8部导演作品。
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第29届美国土星奖最佳科幻片以及最佳男演员,华国国家航天局推荐影片………
这是董熹这么多年以来,投入宣发资源最少的一部电影。
首日票房在好莱坞大片和程龙的夹击下,“仅仅”只拿下900多万。
不过这已经是整个国庆档的单日票房冠军,相比于北美的电影市场,内地此刻的影市就如同婴孩般稚弱。
《月球》的票房姿势还算稳定,600万、550万、520万,连续四天过500万的票房收入,也让总票房突破2000万。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月球》有可能成为董熹生涯票房最低的作品。
谷篴
因为对于的电影评论,两极分化严重,茄子网评分仅有7.8分。
“很无聊,抱着看科幻片的朋友,可以考虑去瞧瞧《黑客帝国3》。”
“2分科幻8分人性,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披着科幻片的文艺电影。”
“如我所料,国内没有孕育科幻电影的土壤。”
差评主要还是集中在电影的分类上,要知道《月球》在宣传上打得是:国内科幻题材电影的复兴之作。
复兴?
难道国产科幻片有过辉煌时代吗?
其实,国产科幻电影的萌芽早在1982年,有史料可考的国产第一部科幻电影《庄子梦蝶》问世。
该片依托于《庄周梦蝶》的典故改编而成,被公认为华国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无声片。
不过可惜,该片已经失传,只有零星的记载。
而到了30年代,第一代导演杨小仲就拍摄过《六十年后上海滩》和《化身人猿》,他也是华语科幻片的先驱者。
建国之后,电影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行的是各类现实主义题材,而这种主打科学幻想或是奇幻脑洞的类型电影则一度停滞。
但并不代表这一时期,国内科幻电影就完全没有发展。
1952年出品的《小太阳》,1958年的《十三陵水库畅想》,1980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很多优秀的电影。
特别是《珊瑚岛的死光》,让国产科幻片在8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