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顶着烈日,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旧不知疲倦地走着,只为了能找到一片能生存的土地。
那一幕幕悲惨的画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村长的脑海中,让他心有余悸。
于是,村长便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村中年纪和他相仿的族老们。
有些族老也曾经历过那次大旱,五十年过去了,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是心有余悸。
经过族老们的商议,有些人提出提前逃荒,可如今的上杨村人生活日益转好,许多孩童也都上了学,大家都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眷恋,不愿轻易离开。
而且,逃荒路何其的艰难,许多老弱病残都会死在这逃荒路上,与其死在路上,倒不如和村民一起对抗着灾情。
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否决了。
有些族老提出提前应对措施,比如在山上寻水源,屯粮度灾。
于是,有一部分人留在村里,漫山遍野地寻找水源;有一部分人跟着乔上云的人,去了外地采购粮食。
他们之所以要跟着乔上云的人去,那是因为乔上云有钱,派去采粮的人还有镖局的人护着,相对比较安全。
上杨村位置偏南,若是准备得当,安稳度过一年也不难。
若是旱情持续,他们也可以搬进云雾山,靠着大山的资源,或许能勉强维持生计。
再说了,若是真的有灾,朝廷也不会坐视不管。
总之,大家只要齐心协力,积极应对,总是能度过灾荒的。
如今的风语已经长成一匹成年壮马,它高大健壮,浑身的皮红黑得发亮,宛如红色的绸缎。
四肢修长而有力,肌肉紧绷,充满了力量感。
乔上云骑在它的背上,身姿矫健,英气十足。
她手握缰绳,眼神坚定,仿佛世间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她。
一阵马蹄声响,乔上云已经离开了上杨村,快速奔跑在去首阳镇的路上
翠花银花姐妹二人目送她走远,这才返回仓库,加入到片通纸的人们中,继续赶工。
“上云,你这是要去哪?”秦臻老远瞧见乔上云,急忙勒住缰绳,那匹马儿前蹄高高扬起,嘶鸣一声后,稳稳停在乔上云跟前。
乔上云听到呼喊,也缓缓停下,抬眸望去,见是秦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秦大人,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