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省的剪彩典礼圆满落下帷幕,张启脚步匆匆,直奔机场。王聪大少爷一路随行,满脸关切。
候机大厅里,人声嘈杂,王聪仍难掩忧心,再次叮嘱:“张先生,这次真的全靠您了。”
张启拍了拍王聪的肩膀,神色坚定:“王少爷,你放心吧,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做到。”
广播里传来登机提示音,张启转身向安检口走去。王聪望着他的背影,高声喊道:“张先生,一路顺风!”
张启回头挥了挥手,大步迈进安检通道。登上飞机后,他望着窗外的跑道,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决心。
……
张启刚下飞机,手机便响了起来。一看,是吴兴川打来的。“兄弟,有位英国的作家到访燕京了,在燕京大学有一场关于转基因的演讲,很多国内的媒体记者都会采访。你有兴趣听听吗?”吴兴川的声音透着几分期待。
张启短暂的陷入了回忆,上一世的他就对林纳斯有所耳闻。
林纳斯早年投身于反转基因活动,态度激进,曾多次参与抵制转基因的行动,在反转阵营中颇具影响力。但后来,他却经历了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从坚决反对转而成为转基因技术的支持者,并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努力为转基因正名,这一转变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他成为了舆论焦点人物,无论是在科研界还是社会大众视野中,都留下了独特而又极具争议的印记。
张启略一思索,便应道:“我很感兴趣,什么时间啊?”
吴兴川道:“明天,就是12月5日的上午9点。”
张启道:“好的,我一定赶到。谢谢通知。”
挂了电话,张启径直驱车回到实验田基地休息。
第二天早上,他起了一个大早,指点了一番弟子们的修行,然后驱车前往燕京大学。
到了燕京大学,按照吴兴川的指示,他前往举办地——篮球馆。
张启步入篮球馆,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灯光聚焦之处,是为即将到来的演讲精心布置的舞台,周围摆放着各类专业设备,显然是为了后续的演示环节做准备。台下,众多国内媒体记者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或调试着摄像机,或相互交流着可能的采访问题,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兴奋,都盼望着能从这场演讲中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在人群中,张启一眼便看到了吴兴川在向他招手。
他快步穿过熙攘的人群,脸上挂着微笑,说道:“吴老师,我来了。”
吴兴川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应道:“快过来坐。”
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后,张启便在一旁的座位上坐下。此时,周围的人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演讲,吴兴川则向他介绍在坐的其他朋友。
吴兴川指向旁边一位气质儒雅的学者,介绍道:“这位是林忠平教授,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这块儿可是很有建树。”
张启赶忙起身,恭敬的说道:“林教授,久仰久仰。您关于转基因作物评价的观点很是独到,科学且严格的评价体系确实是农业生物技术稳健发展的关键,我一直都有关注,受益匪浅。”
林忠平教授微笑着摆摆手,“哪里哪里,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行,这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只要秉持科学的态度,未来可期。”
吴兴川又介绍起另一边的戴志飞教授:“戴教授在超声转基因递送策略方面可是权威,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很是前沿。”
张启的眼神中流露出钦佩,“戴教授,您的超声影像引导转基因递送策略真是开创性的工作,为基因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尤其是联合腺相关病毒载体,太精妙了。”
戴志飞教授推了推眼镜,谦逊地说:“您过奖了,我们也是在不断尝试突破传统的基因递送局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吴兴川指向李毅教授,“李教授专注于水稻病毒与抗病毒机制研究,对水稻矮缩病毒和条纹病毒的研究成果显着。”
张启微微点头,诚恳地说道:“李教授,您在水稻抗病毒研究方面的坚持和成果有目共睹,尤其是对各类激素介导的水稻病毒致病机制的剖析,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李毅教授笑着回应:“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水稻作为主粮,关乎民生,这些研究刻不容缓。”
接下来,双方免不了一些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