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6975 字 3个月前

甲二、生命的转变分二:乙一、会归心性;乙二、仰仗佛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面。我们看甲二,生命的转变。

净土宗的修学,当你选择了净土法门,你这辈子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怎么样念佛;第二个,怎么样往生。你要注意这两件事情。当然,从基本功来说,我们必须先把心中的佛号建立起来,就是想办法在无量无边的妄想当中先拨开一个角落,先建立起一朵佛号的莲花出来。也就是说,让佛号在心中有一席之地,先做这件事情。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妄想都灭掉,也没那个本事,至少让佛号跟妄想并存。这是我们第一个要求。

怎么样让佛号在心中能够生根呢?那就是你要跟佛号建立一种关系。如果佛号跟你没关系,你只是痛苦的时候暂时拿来用一用,你跟它没什么关系,那这样佛号一辈子都念不好。佛号跟我们的关系就是,它是我们生命唯一的救拔。就是,离开了佛号,你就完了,就这样讲!当我们失去了佛号,就意味着我们只能够受生死业力的折磨,而我们一点抗拒的力量都没有。你有这样的认知,这个佛号就容易念起来了,这样妄想就不是问题。

其实,念佛就是那一份的坚持。印光大师说得好,念佛只有一种观念: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当你坚持的时候,妄想就怕你,就这样子。你要不坚持,妄想就越来越大,就这么回事。因为它本来就是虚妄的,真妄不两立;你光明一强调,黑暗就消失掉;你光明一落,黑暗就出来。道理就这么个道理,两个互相对峙的。

掌握了念佛的核心思想,你这个人念佛,不管你念几声,至少你这个人上路了,你知道怎么操作佛号了。

那么,接下来你就有资格来谈一谈往生的问题了。就是我念这么多佛号,我怎么样在临终的时候让这个佛号从一种资粮、从一个种子而转成一种往生的现行?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能够现在其前,要把力量现出来,这个问题就很复杂,非常复杂了。这没那么简单,这跟念佛不一样。念佛很简单,因为念佛,你不用处理其他问题,你就把佛号念起来。但是你要变成往生,那是什么概念?那是一个生命的改变啊,诸位!以开车来说,你以前是开这个跑道,现在要换一个跑道。什么叫作往生?简单地讲就是,你要把一个在娑婆世界流转的生命,换到极乐世界去受生。那这不是开玩笑的!就算你没有断烦恼,这也不能开玩笑。

这样讲,有几个因素要改变。

当我们谈到生命的改变,就有三种因素要改变:第一个,你的业力要改变,你不能让业力一直在那里活动。带业往生的前提,就是要让业力沉淀下来,你不能刺激它。你老是刺激它,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诸位!你可别忘了,生死业力是无量劫来的栽培,那是熟境界;你念佛,你一天在佛堂里面就待了那几个小时。你一旦把业力刺激起来,你就不是它对手了。所以,往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临终的时候业力是在沉淀的状态。只要你让业力活动,不管你一天念几声佛号,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所以,所有往生的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的业力是沉淀的,只有一种情况!所以往生第一件事情,你要善加处理你的业力。

当然,这个业力,我们前面说过,它不是单独存在,它跟思想还有关系,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思想。但是调整思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安住的问题,你站在什么角度来调整思想。你站在妄想的角度来调整思想,这个妄想就不好调整了。所以你必须要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一念的心性,站在本来就没有妄想的角度来调整思想。

所以,就往生来说,生命的转变就有三件事情:业力的沉淀、思想的转变跟真如的安住。

乙一、会归心性

这三件事情其实是一件事情,我们来看看。我们必须要把这三件事情在内心当中一次完成,就是你怎么样来处理三件事情。

首先,我们先看第三,真如缘起。就是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这个就是空、假、中的中观,安住一念心性。

我们平常要经常地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我们的生命归零。不要老是想着你的现在,你越想你的现在,你就越难处理你的生命。一个人老是注意你现在的生命,你就很难改变。按照《楞严经》的角度,就是你要注意一件事情: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还记得吗?当然我们现在很多人不记得了,忘失来时路了。所以,按照《楞严经》的说法,就是,先把心带回家,先把心归零。就是你还没打妄想之前,你还没有创造业力之前,你是什么样的面目?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安住点。我们一个人,一天当中至少要有一次把生命归零。就是说,你要让这个路走得很熟悉,这个回家的路要习惯。你平常没有忆念真如,你临命终怎么可能忆念真如?这条路你根本没有走过!所以我们经常要把这个回家的路每天走一次,就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件事情。

安住以后,就可以讲到调伏我们的过去了,看“业感缘起”。

我们怎么面对业力呢?当然主要是以真谛的空观的道理来调伏我们的过去。诸位!什么叫过去?昨天是你的过去吗?但是昨天已经觅之了不可得了。其实,我们的过去,你也可以说它消失,你也可以说它没有消失。从外境的因缘,它的确消失了。但是过去留下了一个东西,有一个影像留在你的心中。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一路走来,我们的心是有所得、有所住的。我们的心可不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不是这样。我们的人生,过去留下很多后遗症。

这个后遗症是怎么来的呢?首先是感受,受到了刺激,就是人事的因缘给你一个美妙快乐的感受。我们的内心有一种特性,我们喜欢快乐,不喜欢痛苦。这是本性,这不需要学习的。所以我们希望把这个快乐的感受留下来。所以我们会怎么样?捏造很多的影像,开始打妄想。为什么呢?因为感受是瞬间的。我们希望那个感受能够保留,只能用影像的方式保留,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感受在心中安立很多的名言,开始捏造很多的影像,试图保留这种快乐的影像,然后再不断地去回忆它。

这个影像经过你不断地忆念,它的势力一次一次地增长,从妄想变成念想,就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念想就很糟糕了。因为,诸位!不是所有的妄想都能够激发业力,不一定。但是,当这个妄想跟第七意识的执着结合起来的时候,这种妄想就变成一种颠倒妄想,就是一种专注的念想,它就一定能够激发业力了。这个就是带有业力的妄想。

一般净土宗的人有什么问题呢?他念佛的时候,面对这种颠倒妄想,他做两件事情:第一个,用佛号去压它。他有时候压得住,有时候压不住。第二个,就是转移目标,我不去想它。所以这个颠倒妄想一直存在,因为你没有处理它。诸法因缘生,你没有创造一个还灭的因缘,它当然存在。墙角有一个垃圾,你不去看它,你不去扫它,你摆一个花盆在它的前面把它遮住,它还是在。

净土宗为什么很多人临命终的时候生死那一关迈不过去?因为你没有处理好你的过去,所以造成了一种所谓的真妄和合。就是憨山大师说的,一个不调伏颠倒妄想的人,“佛号只听念,妄想只听长”,临终的时候,真妄现前,佛号也现前,妄想也现前。你们猜猜看,哪一个势力大?当然妄想势力大,因为无量劫来每一个人都有盲点,除非你是再来人。只要你是正常投胎的,你一定有问题,对财富、感情、名声,你一定有一个特别喜欢的东西,你才会坐在这里,你才会来投胎的。也就是说,你上一辈子临命终的时候,一定“仁者心动”,一定是你一种强烈的颠倒妄想去刺激了某一个业力,所以我们才来投胎的。这个妄想,你不对治它,它就永远存在。

我们现在怎么办呢?可没有人要你把妄想消灭,不是。就是把它放下,因为它本来就是虚妄的。放下之道,简单的修就是无常观。你观想这个影像是生灭无常的。无常,它就能够得到两个概念:

第一个,无常故苦。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打这个妄想?因为你假设这个妄想会给你快乐,因为你曾经在这边得到甜头。我们当然相信人生的经验,因为人生的经验,这个妄想会留下来,就是它曾经给你快乐,所以你认为它以后也会给你快乐,我们会由此类推。其实错!它会变化。它以前给你快乐,现在会伤害你。所以,无常故苦,因为它不安稳。这第一个。

第二个,苦即无我,它没办法掌控。诸位!快乐的成立要两个条件:第一个,它必须要稳定;第二个,它是可掌控的,你能够随时去掌控它,你能够随心自在。如果你是不得自在,那这个快乐不成立。

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说,你用无常的智慧去照它,它马上现出原形:第一个,苦。深明苦谛。第二个,放弃主宰,你没办法去掌控它。这个妄想对你没好处的,你自己去惹尘埃的,本来无一物,你自找的。而你找了这个妄想,它不断地变化,它给你痛苦,让你不得自在。所以,我们慢慢慢慢化解我们的盲点,我们认为它是快乐的、是长久的、是自在的这种概念就消失了。消失的时候,这个妄想对你的引导牵动力就降低了。

诸位!“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临终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从娑婆世界的业力跳脱出来,稍微念几句佛号,就往生极乐世界了?而有些人就没办法从娑婆世界的业力里面跳脱出来?不要说念佛了,他从过去都走不出来。当然有些人说,因为我业障比较重啊!不是你业障比较重,是因为你妄想打太多了。这跟妄想有关系呀,诸位!

我再讲一次。业力,当你造了以后,它是种子位,它是一个种子,它没有主动攻击你的力量。你不刺激它,它不会主动攻击你的,是你去惹它了!如果业力有主动的攻击能力,那没有一个人可以往生,带业往生也不成立了,那每一个人都要消业往生。那就惨了,那净土宗就不是一生可以成就了。业力虽然可怕,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它没有主动攻击你的力量。它没办法主动攻击你,必须要你去刺激它,它才会转成现行。

那么什么东西刺激业力呢?就是你的颠倒妄想。诸位!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坚固的颠倒妄想。不是你一般的妄想,你日常生活里面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妄想跟你临终没关系,那没关系的。有一种妄想,它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数数现行”,几乎每一天都会出现一次的;第二个,它出现以后,你几乎没办法控制它,“深生好乐”。诸位!这个妄想,请你小心。如果你不用无常的智慧来调伏它的话,临命终可能就是因为它把你留到娑婆世界了,你今生就功亏一篑了,你再多的佛号都没有用。

我再讲一次,生死业力只能带走。你不能够说,我先把它激发起来,我再跟它拼了。激发起来你就完了!所有往生一定是带业的,没有人把业力激发起来,没有。所以,不要激发业力,你就必须注意你过去的人生那些美好的回忆,这些颠倒妄想你要小心。它曾经是你的美好的回忆,但是如果你不处理,就变成临终往生的障碍。就这么回事儿。而这个东西没有人可以帮你处理。阿弥陀佛是法界身,但是他的功德,也只能够在你念想的时候加持你。如果你念想不正确,他是没办法加持你的,他必须要“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所以,诸位!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不要去刺激业力。你不要刺激业力,你就要注意你内心有很多坚固的颠倒妄想,要注意,要慢慢把它消灭掉,而不是一昧地逃避。如果说,我打这个妄想,我就转念念佛,结果你是如石压草!你平常可能压得住,临终你就压不住了。所以你必须面对它,用智慧去观照它,让你看到它的真相,它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快乐,其实它是无常、苦、无我的。

这是第一点,就是我们过去在人生的美好经验当中捏出了这些颠倒妄想,一定要让它调伏下来。

第二个,我们怎么开创我们的未来。那当然这个就是假观了,赖耶缘起。中道的思想,所谓真空妙有,就是假观。这个假观,它一定要借相修心。我们前面的调伏也是一个相,但这个相是从感受、妄想、执取,自己捏造了一个假相。而现在这个极乐世界的相是一个新的相状,一个来自于名号功德的皈依相状、来自于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好乐相。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降低生死的业力,一方面要加强往生的愿力,就是往生的念想。那么这两件事情,都要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一念心性里面,去走出过去、开创未来。这个是平常的功夫了。

临终的正念,基本功: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这个佛号是安住、是调伏的状态。安住,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说的:“生本无可恋,死亦无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他对生死看破,本来就没有生死;虽然没有生死,它有如梦如幻的颠倒想,就是调伏的问题了。正常情况,你如果处于不调伏的状态,弥陀是不会现前的。阿弥陀佛只有一种情况会现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也就是说,你要让阿弥陀佛现前,你自己要在安住、调伏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走出过去,你根本没有未来可言,你的人生只是辗转相续,把今生的因缘再相续下去。

举一个例子。佛印禅师有一天在河边经行散步,突然间有一个女子投河自杀。佛印禅师一看不对,就跳到河里把她救起来。救起来以后说,你这么年轻,怎么就要自杀呢?她说,师父!你不知道啊,我这日子没法过了。怎么呢?她说,我跟我先生结了婚以后,有一个心爱的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因为我照顾不好,就生病死掉了。佛印禅师说,那你结婚多久了?她说,我结婚三年了。那你没有结婚之前是什么情况?我没结婚之前是一个少女,过得挺好的。佛印禅师说:那你现在的人生,你跟先生也离婚了,儿子也没了,那你就回到三年前嘛,有什么差别呢?

差别是,你经过这三年的婚姻,落下了很多的影像!但是因缘过去了,你的心没有走过去。你的心没有走过去,你的心活在过去。

这个女子,如果她不用无常观来调伏她过去这三年里面快乐的影像,看样子她是有点不甘心了。因为人生本来就“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跟你先生的因缘就三年,你跟这个儿子也是三年的因缘。人生很真实,它把你的因缘如实地现出来;但是我们的心不真实,喜欢打妄想。所以,这个女子,如果她没有调伏,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她未来有两件事情会出现:第一个,她一定会继续轮回。光是她这个妄想,如果走不过去,它一定招感生死业力。第二个,她跟她的儿子、跟她的先生,未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还有很多的因缘的互动。

所以诸位!人生的可怕是怎么回事啊?叫作辗转相续。业力的可怕就是,它这个地方A创造了B,B创造了C。就是说你不能让它相续。所以这个临终的正念只有一种概念,叫“断相续心,破和合识”。这个转动的轮盘转到这个地方,结束了,不能再转下去了!

当然,业力要不要相续,就看你的妄想有没有相续。诸位!只要你现在的内心还有什么事情过不去,最好现在(临终之前)让它过去。如果你这个坎没有过去,你临终这个坎就过不去了。过不去的后果就是,你要为这个妄想付出再一次受生、受老病死折磨的代价。折伏现行烦恼,就是在讲这件事情。所以,所有往生的人的基本功,他的佛号是安住、是调伏的。

乙二、仰仗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