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6190 字 3个月前

丁一、轮回真相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面,我们讲到“爱”、“取”、“有”这三支。

我们净土宗往生的原则,就是当我们临命终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必须要多一分的愿力,少一分的业力,你就往生了。多一分的愿力,就是你对净土的好乐有多重,这一块我们后面再来谈。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先处理业力这块,我们必须把离开娑婆世界所有的障碍,先做彻底地清除。

业力的来源有两块:

第一个,是你今生所造的业。这一块,是属于明显的业。你如果不忏悔,临命终在死亡到来之前,它就会现出来,你临终的时候就很不自在,一定充满了病痛,充满了障碍。所以今生的业力是来得又粗又猛,这一块你要提前处理,这是明显的业力。

第二个,是隐藏性的业力,就是你心中的爱取。它本身不是业力,它不就是一种执着嘛,但是你可别忘了,这种执着在平常出现的时候问题不大,所以你就会忽略它的可怕。但是当临命终的时候,第八识现前,你第六意识产生执着,那会去刺激第八识的业力,它有这个润生的作用。它虽然本身不是业力,但是它会唤醒业力,这个问题在这儿。

就隐藏性的业力,你看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好好的,什么障碍也没有,但是助念到一半,突然间出状况了,那肯定不是业力起现行。业力起现行早就起现行,这是颠倒妄想在作祟。心中的地雷没有清除,踩到地雷了!他过去生有些特别爱着的影像,没有把它消除掉,这个时候那些颠倒妄想的影像,开始出现了,然后他就起颠倒了。这个人一起颠倒,他一定会触动过去的生死业,然后就得果报了。

所以,我们除了对于这种外在明显的业力的忏悔,还得要注意内心的这种执取。因为它本身不是业力,但是它会激发你的业力。本来业力它不是“有”支,它本来在那边睡得好好的,等到你“爱”、“取”一激发,变成“有”了,变成一种活动强势的业力了,这个是突如其来的,你根本没有心理准备。

好,我们再往下看。那么到了“有”支的时候,你就不可抗拒,那你就只好准备轮回了。

我们看“来生”。

生是未来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潜在业力,而于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之新生命,名生。

“生”它就是一种来生受生得果报。那么它是怎么来呢?

有两种可能:第一个是于外在的。今生所造的业去得果报,也可能来自于潜在爱取的触动,产生业力得果报。在哪里得果报呢?在三界六趣四生中得果报,又变成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叫做“生”。

再往下看。

老死为身心演变之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那么一个人受生,当然就必须要经过老病死的过程。就是不管他福报大,福报小,他一定要受老病死的折磨,这个就是他来生的命运了。

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就是说我们透过前面的忏悔皈依发愿,已经成功地把今生所造的业给调伏下来,那么后面也开始如法地持戒。理论上我们今生的业处理得很圆满,但是我们现在怎么才能不去激发前生的业?现在我们看看到底要从哪里下手,因为你不可能对所有的法都去对治,你精神体力有限。

我们来看看,感受有没有错?“受”,是从“受”下手吗?感受没有错。你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感受,我也不吃饭也不睡觉,把这个眼睛鼻子都把它蒙起来,这一方面也不现实,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因为感受没有错。感受不会激发业力,它只是过去业力的显现。

你说“爱”,从“爱”下手,有一点强人所难。你说一个人不打妄想,除非你在三昧禅定当中。你说,我现在开始什么想都不要了,一切法无想,你做不到!不可能!你只要在散乱当中,你一定会打妄想,所以这个“想”,它也不是问题。

真正去触动过去业力来自于“取”——执着。只有打妄想不能启发业力,因为它是一个生灭相。但是当这个妄想跟执着结合以后,它产生一种坚固的、相续的力量,就变成执着了。

妄想跟执着最大的差别,来自于妄想它没有想要付诸行动的意乐;执着,它有明确的付诸行动的意乐。比方说,我很喜欢喝咖啡,不障碍往生,但是我一定要喝咖啡,障碍往生,因为你是“取”。我一定要喝咖啡这种念头,就容易去触发过去的业力了。

所以,诸位!你现在不要再去对治你的妄想,问题不在妄想,而是要去注意你带有执着的妄想,这个问题在这儿!每一个人的执着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生命当中,每一个人都有些漏洞,这个是除了忏悔外在的业力之外,你必须修补内心的漏洞!

比方说,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他说,有一只袋鼠(那个澳洲的袋鼠),在这个动物园里面跳来跳去。牠被关在一个木头制的围栏当中。那第二天的时候,这个袋鼠跑到外面去了。这管理员一看,这个袋鼠太厉害了,这个围墙一公尺竟然能够跳出来。这个管理员就把一公尺的围墙改成两公尺。第二天的时候,袋鼠又跑到外面去了。这管理员又把两公尺的围墙改成三公尺。但是三公尺,牠隔天又跑到外面去了。这个长颈鹿就看不下去了。长颈鹿就说,你到底是多会跳啊?为什么你三公尺高的围墙,你都跳过去了?袋鼠说,不是啦,这个管理员每一次进来喂东西的时候,都忘了关门,我是从门里面出去的,不是跳出去的。

佛陀意思就是说,虽然我们如法地忏悔持戒,我们认为我们业力这一块已经处理很好,为什么它临终的时候还是起障碍呢?你忽略了潜在的业力,就是你的执着。你对娑婆世界的人事产生坚固地执着,其实这个就是一种潜在的业力。你不是只是忏悔持戒而已,你必须处理心中的漏洞。否则,你会从漏洞里面,落到轮回里面去,最后前功尽弃。

丁二、对治方法

我们来看下一块,就是说,我们从十二因缘抓到的重点来自于执着——带有妄想的执着,这一块你要特别注意。

好,那么怎么去修补我们生命的漏洞?

我们看丁二,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我们人生的漏洞主要两块:一个我们执着快乐,第二个我们执着一种主宰性。快乐是来自于对色身跟感受的追求而产生的那种执着;第二种,主宰。有些人特别年纪大了以后,他什么都有了,他可能感官的功能也衰退了,他不再追求快乐,他追求一种功成名就的成就感,一种主宰性,自在性,这也是一种漏洞。那么这种主宰,来自于心的主宰跟法的主宰。

所以,我们必须要去修补两种漏洞:第一个,对娑婆世界的快乐的追求;第二个,对于这种主宰性的追求。这两种漏洞,必须在临终之前把它修补好。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附表。

第一个就是四念处。四念处它前两个是对治快乐的追求;后两个是对治主宰性的追求。

我们先看对快乐的追求。那么快乐的追求,当然第一个是色身,观身不净。其实这个“身”,广义来说,一切物质的世界,包括财富,包括名声,包括色身等等,男女的色身,一切物质的世界,广义来说都叫身。但是狭义来说,我们对一切的物质追求,以我们正报的色身最厉害,所以擒贼先擒王。

我们来看看,观身不净。我们先念一遍。

(一)观身不净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我们讲过要放下一种执着,必须先看破它的真相,看破才可能放下。我们首先在看破色身之前,先看看这个色身是怎么来的。

蕅益大师他引用《楞严经》的思想,就是《楞严经》它在对治一个法门之前,它正本清源先要消归心性,它必须从心性的角度来对治这些假相。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保持平衡中道。如果你不从心性的角度去对治,那么你很可能产生极度的对立心,就使相状产生一种断灭性的对治,这个就不好了,会产生副作用,我们远离它,但是我们可以借它来修心。所以我们对相状、对色身,当然太过贪爱也不行,但是你对它用一种毁灭式的对治,那你以后成就,回入娑婆,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来不来投胎呢?你还来投胎,你还得借用这个色身,所以你现在对于这个色身,产生极度性地、毁灭性地对治,那你以后根本不要来投胎。就像阿罗汉一样,宁可在涅槃自受用,因为他在过程中是产生一种对立性,毁灭性、断灭性的对治,灭色取空。

所以,当我们在远离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要适当地保留你的后路,因为你总有一天还得用它。我们现在是要离开娑婆世界,要暂时跟它区隔,但是有一天从空出假,你还得要借假修真的时候,这个色身你还得借回来。所以,我们在对治它的时候,你不能坏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很重要!

那怎么做到呢?就是你必须要回归到一念心性,就是我本来没有色身,这很关键!站在本来没有色身的角度来对治色身,这个是中道平衡的对治法。

那么我本来的心是清净的,本来没有色身,怎么就有色身呢?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由于临终时候的“爱取”,我们过去生对色身的颠倒没有对治,念头一动,再加上我们的业力显现——在我们前面显现父精母血的四大,那么妄想跟业力的结合,就把色身给创造出来。

这说明了一件事情:这个色身是如梦如幻的,这个很关键了!用如梦如幻的方法,对治如梦如幻的色身,这个叫做中道平衡,而完全是安住一念心性。其实这个时候还没有对治,这个是先把中道的概念先建立起来,就是你在对治它之前,请站在中道的角度来对治它。

好,我们来看看下面,怎么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