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 仁善太子44

在无数人的盼望下,终于到了诗会这一天,为了能扩大诗会的声势,五皇子特意迎来了无数大儒,一起见证文坛盛世。

刚刚到的文人墨客,一下马车便听见门口有幼童吟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这等诗词又听得老翰林们眼前一亮,连忙叫住一位幼童,向他询问诗文的出处。

“这也是五皇子所写吗?”老翰林满是激动的询问道。

“不,这是诗会的另一位主人梁姑娘所写。”幼童按照别人早就教好的话,一字一顿的将答案说了出来。

梁姑娘?

这等千古绝句,竟然是出自一位姑娘之口吗?

听到这里,众人对于这个诗会更是期待了几分。

再往里走,里边已经是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传阅着诗会主人刚刚做下的几首诗。

妙!

简直是一首比一首妙。

而诗词的作者五皇子与梁如玉则一脸得意的站在人群之中,坦然的接受着众人的追捧。

二皇子不知何时也带着梁思书赶来,当看到传到他们手边的诗词时,梁思书不由得瞪大了双眼。

这竟然是梁如玉写下的,这怎么可能呢?

梁思书在京城的女眷中小有才名,可她也写不出这等诗句,更何况是一直默默无闻的梁如玉。

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梁思书有心上前拆穿梁如玉,但她又说不出这等诗词到底是何人所写,一时间只能在原地急得抓心挠肝思索对策。

应着诸位文人的要求,顾云朝又在场用梅兰菊竹四君子各赋诗一首,瞬间便将诗会推向一个高潮。

在这群声鼎沸的时刻,有一辆马车缓缓停在诗会门口,在几名童子的搀扶下,一位老者颤巍巍的下了马车,带着侍从一路来到大殿之内。

“院长,你可算来了。”见老者前来,立即有大儒起身上前问安,来人正是曾经国子监的院长,现在的文坛泰山北斗。

大儒一边说着,一边激动地将刚刚的诗词递到老者面前:“院长,您快来瞧瞧,有生之年可以见到这等诗词,我等死也无憾了。”

院长没有说话,而是看起了手边的四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