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子的锁扣穿过一同色木棍,木棍两端各坠着两颗红色的小珠子。
分明和我的双耳钗是一个系列。
匣子很轻,我举起来轻轻地摇了一摇,里面有簌簌的声响,还有隐隐的花香。
.
“你哪儿来的?”惊喜中有惊讶。
“你别管。你先看看,是不是和你的那个一样?”喜妹十分紧张。
“一样的一样的,单单只有花纹和锁不太一样。”我十分肯定。
喜妹长舒了一口气。
她得意地笑了,说:“那就好。小姐,你好好看看吧。”
她默不作声走了。
这丫头,几时如此稳重了?
先看了匣子,回头再问她。
.
跃上房顶,我怡然自得坐定。
子言教过我如何取这样的木棍,小心地取下木棍,斜插在发髻上,打开了木匣。
满满一层灿烂的黄风铃已经有些枯萎了,却并不失其美。
色有深有浅,形有放有收,倒比绽放时满坠在树上又多了一些别样的风情。
拿起一朵花对着光看看放下,又拿起一朵花对着光看看再放下,每一朵花透过光时都有不同的纹理,仿佛是生命不肯凋零的倔强。
.
待要合上匣子,却又不舍,再次拿起木匣,小心查看起四壁。
果然,依然是不同写意的“嫣然”二字。
还有……我惊喜地从花层底下取出来一本册子。
盘腿坐好,把木匣盖好,放在两腿上,这才拿起册子,封面右侧竖写着两行字:“嫣然,这就是你”。
.
眼前一亮,鼻子一酸,心里立时波涛汹涌。
忙将书册拿开,抹了眼泪,静了心神,方打开册子。
一张素白暗纹的纸上写着几行字: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一白衣飘飘的清秀男子,与一粉妆玉琢的女子,在茶肆的花丛中斟茶对饮,楼下的牌匾上写了“鹤鸣茶楼”。
哟,这不就是我和子玉的相遇吗?怪不得觉得那男子好生面熟。
周子言,你这是在画我吗?!
又惊又喜。
手里拿着的画册无端地重了几分。
.
一身白衣飘逸飞扬的女子侧立于擂台旗杆,周围是热闹仰望的众人,远远的营帐里那身鲜亮的华服格外耀眼,整幅画,仅有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