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天选之人!

李渊派来的大唐使者是永安王李孝基和民部侍郎唐俭,都是李渊非常信任的人。

他们两人一进苏州地界,就很是诧异,苏州毫无萧条之感,街道上比肩接踵,一片车水马龙的熙熙攘攘景象。

李孝基颇震惊道:“这苏州望着竟然比长安还要繁华,真是不敢置信。”

唐俭亦慨声道:“是啊,洛氏结寨自保,苏州无战事,自然繁华,扬州则萧条许多。

成都亦是如此,比长安还要繁荣。

这一场逐鹿天下,天下扬一益二,洛三苏四的格局定会改变。

扬州和洛阳因为兵灾而败落,是注定可以看到的。

洛阳是圣城,日后还能重建,扬州的恢复就要依靠天下商贩,不过隋炀帝修建运河,直通扬州,或许恢复的会快一些。”

大唐使团人数极多,一进苏州地界,立刻就被洛氏得知,洛氏的人连忙前来迎接,一行人往苏州庄园而去。

在这里,唐俭和李孝基见到了洛玄镜和洛景成,从大唐得到的消息中,江南洛氏是洛玄镜和洛景成一起主持,其中洛玄镜的话语权大概还会更高一点,洛氏女一向有主持家族的传统。

李孝基也不耽搁,直接展开圣旨就宣读起来,“兹尔洛氏景成,身出名门,威重江左,累世以来,多有勋绩,天下斐然,隋末以来,振作一世,保有家业,方今察势,心归我唐,朕甚喜之。

敕:以洛景成爵姑苏郡王,食邑五千户,上柱国,加开府仪同三司,骁骑大将军,江南道行台尚书右仆射。”

这份圣旨比给杜伏威的有诚意很多,属于大家认为很正常的,在政治上,正常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不会引人攻讦。

宣读罢给予洛景成的圣旨后,并没有停下,无论是李渊还是李秀宁,都不会忘记洛玄镜,这位跟在洛苏身边许多年的洛氏女。

“兹尔洛氏贵女玄镜,身出高宗,名贵江左,卓有声威,晓之大义,女中豪杰,不次于人。

敕:以洛玄镜为吴国夫人,位同郡主,加苏州刺史,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尔其钦哉。”

洛景成和洛玄镜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没想到李渊竟然会让洛玄镜担任苏州刺史。

目前的大唐为州县制,刺史,尤其是苏州这样的上州刺史,基本上已经是地方官里面最顶级的。

这是一个从三品的职官!

虽然大唐在州上面设置了道,但现在的道还只是一种纯粹的军事机构。

比如洛景成的这个江南道行台尚书右仆射,听起来像是文官,但实际上因为天下都不太平,所以只有一个职责,那就是筹集粮草,是典型的武官。

洛玄镜身上的行军大总管就不必多说,这是一个临时的差遣官职,和李世民身上的行军大元帅一样。

二人都不傻,立刻就明白过来,“唐皇这是要我们在南方发动攻势,攻城掠地啊。”

二人相视一笑,洛景成将天使邀请进入府邸,随口问了一句,“不知陛下给杜伏威封了什么官职?”

唐俭边看边笑道:“陛下封徐王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封上柱国、加开府仪同三司,可真是信重啊。”

嗯?

本来只是随口一问的洛景成和洛玄镜立刻品出了不对,开府仪同三司和上柱国无可厚非,但无论是爵位还是职位都不对。

徐王,一听就是亲王,哪里有给臣子封亲王的道理?

东南道行台尚书令,这也相当的不对劲,而且是完全不亚于亲王的不对劲。

李渊的几個儿子里面,李世民在之前是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李元霸是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李元吉是襄州道行台尚书令,这个官职同样是给皇子,或者说至少是宗亲才能担任的。

同样是给予一地的军政大权,李渊给洛景成的,是右仆射,给洛玄镜的,是行军大总管,至少表面上分割权力,给杜伏威的却是完全的信任。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渊这老小子没安好心,洛玄镜和洛景成暗自对视一眼,心中不禁对李渊升起了一丝警惕。

杜伏威是洛景成用私人信誉和洛氏家族信誉写信劝降的,李渊对杜伏威没安好心,这就是在挑战洛氏的政治信誉。

如果杜伏威自己作死,那没办法,但杜伏威没搞事的情况下,洛氏就要保住他,否则人心散了,以后洛氏还怎么带队伍,连自己的人都护不住。

不过杜伏威竟然没觉得有不对劲,这件事也比较离谱,当初就连韩武穆都不要王位,现在他竟然敢把亲王位置接过来。

“给杜伏威写封信,劝一下他,让他把王位让出来,这是取死之道。”

洛玄镜低声在洛景成身边说道,洛景成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唐俭和李孝基笑容满面的走进洛府。

……

坍塌的土方,杂乱的野草,落在杂草上的鲜血,伏在草间的尸体,远远望去,一片荒凉之景,这就是如今的中原。

李世民纵马而来,他出没在河洛之地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只带着几人,冲着城墙上王世充的军队大声笑道:“吾乃秦王李世民也,谁敢出战?”

面对嚣张的李世民,洛阳方向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只是面露愤恨,却不敢出击,望向李世民身边的那些人都有些畏惧。

在李世民身后,一字排开的人是,洛玄夜、洛玄凌、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一个比一个猛,全部都是万人敌的将领,尤其是洛玄夜和秦琼,万马丛中取敌将首级,简直离谱到非人。

这六个万人敌的猛将,再加上李世民这个极度擅长把握时机的统帅,吃过大亏的郑军绝不会再尝试和唐军野战。

郑军不出战,李世民洒然一笑后就退回营中,他来在洛阳城前,属于突发奇想,他经常会有这种突如其来的想法。

回到军营中,李世民爽朗笑道:“王世充既然喜欢和我们耗,那我们就和他耗,江南的粮食源源不断,倒要看看,是他王世充先饿死,还是我们先饿死。”

军营中顿时响起一阵笑声,洛玄夜却没有笑。

因为唐军的压力并不小。

若是上个月的话,各种不同的压力,但苏州的粮食运到后,洛阳前线粮草压力顿减。

但打仗并不仅仅是粮草压力,在和王世充对峙的这半年中,唐军的伤亡也很大。

王世充深深地明白这一战输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战斗的很是顽强。

从一个月前唐军就已经展开了洛阳总攻,但是洛阳守军异常的坚强,唐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没有丝毫的进展。

攻城就是如此,历史上从来都没有真正攻克坚城的人,几乎所有被攻下的坚城,都是战争之外的因素。

正是因此李世民才改变了战略,断绝了洛阳和外界的联系。

王世充野战打不过,拼消耗也拼不过,他凭什么能赢?

现在的洛阳城中,即便是用地狱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洛阳城是天下大城,人口众多,唐军仅仅围城一个月,城中就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百姓饿死。

就连许多低级的官吏都不能保证自己吃到东西,即便是如此,王世充依旧对李世民的劝降信,视而不见,他急切的等待着自己的救世主到来。

洛阳宫中,王世充跪在佛像面前,嘴中不住念叨着,“窦建德啊窦建德,你还不来吗?”

洛阳城中的惨状,众人都有些预料,但战争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