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九十年代后 天誉旭日 2273 字 2个月前

小叶的话让建萍想起以前报纸上看到的医学院学生进停尸房后,晚上不敢睡觉。侧着睡怕背后有东西,仰着睡又觉得床底不安全,疑神疑鬼的,整晚没睡着。看来面对死人真的是学医的难过的关!

“你们不要自己吓自己了,好不好?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相信别人能克服的难关,我们照样能闯过。”建萍不希望大家深陷这个话题,早点回到正题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对,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门口小陈帮忙打气鼓劲。

“哇,汪国真的诗,用在这里刚好合适。引用得真好。”有同学赞叹道。

不说不知道,宿舍六个人便有四个是汪国真的诗迷,对汪国真老师的诗如数家珍。什么《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只要明天还在》、《热爱生命》……通通倒背如流。大家的话题又转到了读汪国真老师的诗的感受上来。女生聊天和男生始终围绕主旨不同,她们喜欢随性而聊,东种一棵树,西栽一朵花,到最后便繁芜杂陈,蔚为壮观了。

“我觉得汪老师的诗很真诚,每一首都能感受到他的赤子之心。”小陈饱含感情的语调说。

“嗯嗯,他的诗有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总能轻易的叩开读者的心门。深邃的思想是他诗歌的主要特色。读他的诗,如听一位满含深情的智者,掬一捧泪在你面前诉说!读来让人或释然或欢欣或感伤……都是最真挚的情感。”建萍娓娓道来,颇有心得。

“看来你喜欢他的诗有些年月了吧?这么有心得”有同学问。

“是啊……”建萍感叹道。她想起了邓老师。当年就是他在课堂上念了《热爱生命》这首诗,让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播下了诗的种子。

“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地理老师是刚毕业的帅哥。当时我们都喜欢围着他转。他年青有活力,对我们也很好。他把外面世界的新鲜事带进了我们那闭塞的山村小学,使我们对外面世界越来越向往,所以我拼命读书,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去。”建萍沉浸在回忆中。

“现在他怎么样了?还在你们村小学教书吗?”

“没有,后来他考进了华南师范大学。高中的时候,是我隔壁班的老师。”

“我就知道他不会甘于平凡,精神上有追求的人,是会努力突破现实的藩篱的。”门口小陈道。理科的女生就是不同,逻辑推理能力确实不同凡响。

建萍的回忆如缺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她又说了邓老师和青芸的爱情故事。琐琐碎碎的说了很多,说他们在村里男才女貌,经常在菜地河边散步。那时的农村还很封闭,看着他们衣着整洁,没事就散步,风言风语很快就传到了青芸在镇上做生意的父亲耳里。她父亲嫌邓老师家穷,父母又早逝,不同意他们来往。邓老师咽不下这口气,发愤读书,终于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是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同学们的好奇心上来了。

“呵……世事哪有这么完美!说起来一匹布咁长。”建萍打了一个哈欠,说:“夜了,明天还要上课。早点睡吧!”

“你真坏,说一半留一半的,吊人胃口!”同学们群情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