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坐怀不乱真君子

既然姑娘有此雅兴,李某自当奉陪。”

说着,浮香姑娘便命人给李皓在主位边上安排了一个座位,让人奉上香茗。

不过李皓能进来,还有一个人得感谢一下,正是坐在主位上,刚刚一直看着李皓跟浮香说话的伍秉文。

毕竟是人家包的场,要没有他的允许,纵使是浮香,也不好坏了规矩,请外人进来。

“多谢伍大人,否则李某今日也无缘得见浮香姑娘的芳容。”

伍秉文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他轻摆衣袖,说道:“我辈读书人,自当成人之美,只是看公子眼生,不知该如何称呼,现今又在何处读书?”

李皓笑道:“在下姓李,字明晖,如今正在云鹿书院。”

听到云鹿书院的名字,伍秉文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毕竟云鹿书院学子,素来便是不以诗词见长的。

但随即好似想到了什么:“我记得前段时间,云鹿书院出现了一位年轻才子,不仅诗词一绝,还在兵法、棋道、武艺上胜了书院三位大儒,最后被书院拜为教习,莫非就是公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皓本不欲人前显圣,却没成想现在还是被认出来了。

那可就不怪李皓,而且文人之间的事,只能算是些许风流,想必赵守即使知道,也不会说什么。

当即承认道:“不才,正是在下。”

伍秉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拍手笑道:“果然才子风流,浮香姑娘能得公子青睐,真是缘分使然。”

如果说李皓只是诗写得好,伍秉文虽然也愿意做下顺水人情,但却未必能有多重视。

毕竟,他如今已身居礼部侍郎之位,正二品的官衔,些许文名对他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有之固然好,无之亦无碍。

然而,若是一位允文允武得全才,又是得书院看好得人才,那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虽然朝堂上的高官们,从大局上而言,对书院持着排斥的态度,但在私人情感层面,他们却乐意与书院保持友好关系。

儒家体系还是很强力的,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公务归公务,私交归私交,公私要分明。

伍秉文主动说道:“良宵苦短,我就不在此打扰李公子与浮香姑娘,日后李公子但有空闲,务必来我府上一聚。”

这老滑头,不过李皓还真得承这份情:“那就多谢伍侍郎。”

两人在这笑谈中就把事情定下,伍秉文心满意足地站起身,开始张罗着宾客转往下一场宴席。

左右教坊司就归属在礼部下面,他一个礼部侍郎想找个花魁,还真不算是件难事。

此时,现场许多人仍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这场宴席为何如此仓促地结束。

然而,也有一些人已经反应过来,开始留意起李皓这个临时出现的角色。

很快,场中的闲杂人等纷纷离去,浮香也退回了闺房之中做准备。李皓则在一位丫鬟的引领下,来到了一间偏房稍作歇息。

主卧之内,四扇屏风遮挡着浴桶,袅袅蒸汽在屋顶梁木间缭绕不散。

浮香浸泡在漂满玫瑰花瓣的热水中,青丝高高挽起,脖颈洁白修长,香肩与胸脯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心醉的光芒。

她的肌肤如同凝脂般滑腻,宛如一尊美玉雕琢而成的佳人。

沐浴完毕后,浮香披上了一层轻薄的纱裙,曼妙的身姿若隐若现,赤着雪白的脚丫,款步走到桌边坐下,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只可惜这番旖旎场面,李皓未能亲眼目睹。

待丫鬟轻声唤李皓入房时,浮香虽仍身着那袭轻薄的纱衣,笑眼如丝,但风情却已不似先前那般浓烈。

可这余下万分之一的韵味,却也足以动人心弦,那低眉的娇羞,恰似水莲花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公子大恩,奴家铭记于心。”浮香眼中情意流转,愈发显得娇媚,“若他日奴家能因诗词留名,皆是公子之功。”

李皓知道她指的是什么,自古以来,因为诗词名传百世的名妓不少,这份机遇,任何一个风尘女子都会欣喜若狂。

要不柳永也达不成吃在青楼住在青楼,有歌姬争相作陪,吃软饭吃到连皇帝都要嫉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