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写一万字读后感。

他望着越来越近的洛阳古城墙,忽地高声诵念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听见林时突然念词,一旁的李瑷顿时愣了一下。

但在听见林时念完整首词的内容之后,一张老脸顿时就激动起来。

他忙纵马上前,一脸激动地问道:“大帅,这......这诗余......这诗余,是大帅即兴所作吗?”

林时也不知道他在激动个什么劲儿,但看见他面红耳赤的样子,还是微微颔首,脸上也适时的浮现一抹矜持。

听得林时确认,李瑷顿时更加激动,当即高声道:“好!”

林时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终究还是没忍住心里的疑惑,问道:“我写词,你好什么好?”

“不是我好,不是我好!”

听见林时的质问,李瑷满脸激动的摇头,解释道:“末将是说,大帅这首诗余写得好,写得好啊,真的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着李瑷朴素的夸赞,林时不由挑了挑眉,笑吟吟地问道:“那你说说,这首诗余到底好在何处?”

李瑷兴奋道:“此诗余,用词精简,却又朗朗上口,表面上看,大帅似是寄情于山水,词间充斥着豪放不羁;末将却是能从中听出大帅那淡泊的胸怀,堪称谪仙临凡,当真是难得一见的传世佳作。”

李瑷涛涛不绝的讲着,脸上的兴奋之色越来越浓。

林时忽然有些后悔让他开口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厮是个碎嘴子,还这么会拍马屁?

这词,是他说那意思吗?

李瑷却是越说越兴奋,手舞足蹈道:“更难得的......”

“停!”

见李瑷像是咀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林时赶忙叫停他。

李瑷一愣,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挺住话头,扭头朝林时问道:“怎么了大帅,末将有哪里说得不对吗?”

“没有,说得很好,每一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

林时先是肯定了一下李瑷的马屁,随即解释道:“我是想告诉你,咱们要进城了,你要真觉得这首词好,那就下去写个一千字......”

林时解释着解释着,忽然停下了话头。

他突然想起来,当初也有人这么夸他的诗好。

只不过,那人不像李瑷这般,真能把他的诗夸出花儿来。

反正翻来覆去,也就知道一个好字,要不然就是给他来上一句大帅写的诗肯定是好诗。

林时顿了顿,忽然理解了那句忽有故人心上过是什么意思。

于是,他果断改口道:“写个一万字的读后感吧,夸夸这首诗到底哪里好。”

李瑷欣然应允,并未因为林时要他写一万字而退缩。

对于他一个文人来说,不怕写文章夸诗词,就怕没有好的诗词给他夸。

毕竟,这年头的好诗实在太少了。

天下到处都不稳定,人们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没心情作诗。

他点头应下,见城门近在咫尺,当即也不多言。

一行人缓缓走进城中。

随着大梁早早培养好的预备官员涌入新纳之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稳住的中原的百姓。

因此,几个月时间过去,神都城早已从战争的泥潭之中挣脱出来,再一次变得繁华,井然有序。

只是百姓们在看见如此大规模的队伍进城时,眼中仍是有些畏惧之色。

没办法,林时麾下亲卫和李瑷的亲卫,尽是带甲的精锐,一看就不好惹。

一行人进城,顺着中央大街一路前行,最终,在中央大街尽头的承天门前顿住脚步。

如今的北魏皇宫,已经被大梁的禁军封禁。

所谓皇权不可辱,能辱皇权的,唯有皇权,所以现如今北魏的皇宫名义上乃是大梁的行宫。

因此,林时和李瑷的目的其,其实是朱雀门右边新立的洛阳留守衙门。

衙门里,许多身着大梁官服的官员正在忙碌。

官员们陡然发现衙门前多出这么一条长长的队伍,为首之人,还是本该在军中的林时,顿时变得诚惶诚恐起来。

“您是,雍国公?”

官员们有些不确定。

毕竟,林时现在,应该在军中指挥大军攻取淮南,怎么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才对。

林时倒是不意外他们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