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2章:称公建生祠!苏景明,熙河镇的救世主

刘存还是紧靠着熙州的河州知州,因熟悉此处的官员紧缺,他做事又老练。

故而一人任两州知州。

苏良等人在距离城门还有近三里时,便看到前方官道两侧站满了百姓。

“苏中丞回来喽!苏中丞回来喽!”有人大喊道,甚是兴奋。

然后。

官道两侧的百姓纷纷朝着苏良行注目礼。

百姓们站得甚是齐整,宛如大朝会时大庆殿内的金甲大将军一般。

“这是谁安排的,不是胡闹嘛!”苏良最不喜的就是这种欢迎的大场面。

一旁。

独臂老乔笑着道:“苏中丞,这应该是百姓们自发的。”

“没有你,就没有熙河镇,更没有现在的熙州,你不是我们熙州的地方官,但却是熙州百姓的父母官,这是您应得的,就领了吧!”

苏良尴尬一笑。

他要说自己内向,估计也没人相信。

“走,快速入城!”

随即,苏良加快了速度,不过在行到百姓身边时,还是会微笑地招手。

城门下。

刘存与一群西北老兵也都笔直地站着。

苏良看向刘存,道:“刘知州,让百姓们都撤了吧,站在那里蛮累的,没必要。”

当即,刘存朝着前面的士兵摆了摆手。

刘存看向苏良,又道:“苏中丞,为庆贺熙河镇成为熙州州治之城,下官与百姓们为您准备了一个惊喜,请您随下官来。”

“惊喜?是不是为我们准备了几百只烤全羊?我一直惦记着这一口呢!”苏良笑着道。

他与身后的开封禁军士兵们,最喜欢吃的就是西北的烤全羊。

“您看过,便知晓了!”刘存当即上马在前方引路。

一刻钟后。

众人从主街道拐弯,行到一处铺满石板的敞亮之地,前方竟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祠堂。

祠堂关着门,上面用红绸盖着牌匾。

刘存在祠堂门前停了下来,苏良也紧随着他翻身下马。

苏良正在疑惑时,刘存朝着苏良道:“苏中丞,麻烦你拉一下这个红绳。”

苏良朝着刘存递过来的红绳使劲一拉。

“哗啦!”

红绸落下。

显现出了牌匾上的三个苍劲大字:苏公祠。

苏良顿时意识这是谁的祠堂了。

“刘知州,你莫胡来啊,我才三十来岁,既没资格称公,也没资格建祠,这是要短命的!”

这时。

刘存将祠堂门打开,中间悬挂的正是苏良的画像。

“苏中丞,熙河镇因您而生,因您而兴,百姓们对您甚是感激,愿称您为公,且集体请愿为您建造生祠!”

生祠,即为活人所建的祠庙。

此习俗来源于西汉,盛于唐宋。

后来衍变为百姓对地方父母官感恩所建,如唐之狄仁杰,宋之蔡襄,都有生祠。

能立生祠者必须为国为民做出过巨大贡献或者地方州府的所有百姓都认可而选择自发修建。

当下,建生祠其实很少。

因为生不建祠立碑,乃是礼制,一般官员根本压不住此等荣耀。

但若许多百姓主张要建且日日供奉香火,那这个生祠就显得弥足珍贵,价值非凡了。

此外。

公也不是一般人能叫的。

一般都是为朝廷操劳大半生的相公或者大贤之人,才能称为公。

比如,范仲淹为范公,包拯为包公。

文彦博、富弼、吴育等相公到现在还没有捞到一个“公”字呢。

“公”必须要让百姓喊出来,喊响亮了,喊的人尽皆知了,才能为公。

自封没用。

苏良脸色发红,不忍看向祠堂。

“刘知州,先是称公,又是建生祠,我才三十多岁,恐怕压不住,要不就改建一下,变成城隍庙、土地庙之类的!”

这时,刘存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

“苏中丞,此事我已向官家汇禀过,官家和诸位相公都同意了!”

“当下是生祠,待您百年后,百姓还会为您铸像立碑,这不是我的主张,是熙河百姓的心意,您必须接受,你也配得上这份荣耀。”

苏良打开文书一看,官家和中书众相公全都同意。

“好吧!”

刘存顿时大喜,笑着道:“诸位都饿了吧,烤全羊从早上便开始准备了!”

听到此话,苏良不由得大喜。

在他心里,烤全羊比这座生祠和苏公之名更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