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和她同乘一车的娘子则是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吵吵闹闹叽叽喳喳。
可冰岚却心不在焉,她不着痕迹地长吁口气,又不禁红唇一抿,微微攥紧了自己的指尖。
夜王……
还有,夜十五……
梁冰岚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她忽然笑了笑,只是微微一垂眸,借此掩住眸中那些化不开的寂寥……
…
当年夜王府刚出事时,正值风声鹤唳,梁京城已全面戒严。
那时候不知多少有志之士为夺回夜王等人的尸身,哪怕明知这所谓的悬城示众是一个陷阱诱饵,依然前仆后继死了一批又一批。
从前夜王与萧国舅分庭抗礼,二人把控朝政,很多时候文武百官既要听女帝的,也得看那二人的脸色行事,而所谓功高震主,一山不容二虎,帝王之心本就难测,又何况夜家声望本就极高。
皇室对夜王的忌惮早已有之,只是一直没下定决心,也一直没能找到下手的机会。
直至那时,
但夜王死后,朝中文武有老臣死谏,也有超过三成的官员一怒之下自行罢官,当然那些人的下场也很惨,一部分被女帝杀鸡儆猴,另一部分则是在后来的几年时间中陆续清算,
而每当有人垮台,女帝和萧国舅就会立即安排他们自己的人手迅速顶上。
起初那几个月,腥风血雨,城中百姓吓得不敢出门,就连达官显贵也全都人人自危,那时的梁京城血流成河,几乎每一日都得焚烧不少的尸体。
直至熬过了那一份黑暗,数月之后,该镇压的已经镇压了,该逮捕的也已经逮捕了,女帝那边稍微放松了警惕,负责看守城门的将士也不再那么紧张了。
正好是那时,
梁冰岚,
这位逍遥女王的嫡长女,深夜亲自带人,来了一出瞒天过海,悄然用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尸体取代了夜王等人,并在当夜秘密送出城,送进了镜水庵中。
这等同冒了大不讳,若女帝知晓绝不会放过她,甚至不提女帝,若是国舅知晓,若是……她自己的那位母亲,逍遥女王梁湛芸知晓,都同样没她任何好下场。
可那又能怎样呢?
粱冰岚又忽然轻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