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夺取石州

攻城槌行到了斜坡边缘时就无法再向上走,改成了人力挑杠,宋军将一根根打了结的绳索穿过攻城槌底部,再用粗木棍穿过两股绳索,便形成了一个挑担点,很快形成了一百个挑担点。

在低沉的号子声中,两百名精壮的先登军挑起了数千斤重的攻城槌,开始一步一步向城上走去。

石州城没有护城河,只有一条丈余宽的壕沟,此时壕沟内燃烧着熊熊烈火,先行一步的工事兵已经用泥沙扑灭了城门周围的大火,同时在壕沟上铺了宽达一丈的木板。

八千宋军重甲骑兵在斜坡下列队已完毕,长矛如林,战刀出鞘,杀气腾腾,就等着城门洞开的那一刻。

但城内的守军也并没有放弃,尽管城头已无法立足,但两千多名士兵都集中在城下,不顾一切地顶住城门,“轰!”城门发出了猛烈的撞击声,城门开始晃动,城墙上的泥土扑簌簌落下。

西夏军主将见南城门已经无法守住,他连声下令,数百名士兵将火油倾倒在南城门前,纵火点燃了南城门,腾空而起的烈火顿时将南城门吞没了。而相反方向的北城门却正暗中缓缓开启,西夏军开始迅速向北城外撤退。

但在决定使用攻城槌攻城之时,郭逵便已经改变了攻城策略,他下达了合击北城的命令,准备攻打东城和西城的四万大军全部转向北城,意在截断西夏军北撤夏州的去路,如今破城在即,宋军已经没必要再给西夏军留下一道逃亡之路。

“轰!”又是一记猛烈的撞击,南城门门栓经不住反复地猛烈撞击,终于断裂了,宋军冲进了城内。此时,纵然是放火阻拦也挡不住冲进城的宋军士兵,数百名工事兵迅速用泥沙铺满了城门处,顿时将烈火的气焰压了下去。

“呜——”低沉的号角吹响,“杀贼报国!”

宋军的八千重甲骑兵发出一片山崩地裂般的叫喊,战马开始奔跑,大地在颤抖,战刀和矛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八千骑兵如一股席卷而来的洪流冲进了石州城内,向逃亡的西夏士兵疾驰追杀而去,而在他们身后,还有数万呐喊奔跑的宋军步兵。

石州城终于陷落,一万西夏军被八万宋军前后堵截,杀得大败,最终只有数百人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其余人等全军覆灭。

......

夺取石州城意义十分重大,这意味着西夏的南大门彻底被宋军打开,后面再无险关要隘,唯一面对的大城就是夏州,如果拿下夏州,那么祥佑军司也将被宋军彻底攻陷,而宋军只需再走一段约六百余里的草原,便将直接兵临西夏都城兴庆府城下!

尽管事情不会有这么简单,但石州失守确实给西夏带来极大的震动,西夏举朝震动,梁太后再也坐不住,即刻命令滞留在宋境内的大军全部北归,再令国相梁乙埋亲率五万铁鹞子骑兵从东线赶来驰援。

此时夏州约有守军四万人,除了从石州撤回的两万军队外,梁太后又紧急从东面的嘉宁军司调来两万辅兵协守夏州。

夏州是西夏核心的几座城池之一,更是唯一的民居大城,拥有平民三十余万,这里更是西夏国的发源地,是党项人的故都,因为西夏的国号便是从这座城池得来。

这也是石州守将嵬名通宁可放弃石州,也要死保夏州的缘故,石州丢了,梁太后最多责难他守城不力,但夏州失守,他必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夏州距离石州约六十里,位于无定河的北岸,城池周长四十里。

早在隋唐时代时,党项人便从河湟一带东迁至此,被当时的朝廷安置在以夏州为中心的小块土地上,当时的夏州只是一个小县城。

到了唐朝末年,党项人渐渐崛起,夏州便成为他们的政治中心,他们野心渐起,不断扩大城池,夏州也慢慢变成了一座周长四十里、人口数十万的大城,党项人的王朝就从这里走出。

不过党项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早已在百年前便西迁到兴庆府附近,如今的夏州除了还是西夏的冶铁中心外,其他和都城任何相关的痕迹都被抹掉了,致使城池年久失修,四周也无险要,完全是一座易攻难守的大城。

虽然西线的宋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但主帅郭逵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拿下石州后,他便控制住了进攻的节奏,转而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