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书来听吧(可以跳过)

3、尽快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4.、静脉输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盐水。

另;对症治疗:如肺水肿、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及严重尿毒症等均应按常规方法进行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及严重尿毒症时,立即应用透析疗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经症状可用安定等。

钩吻

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黄藤、断肠草、吻葛(这两个见于《梦溪笔谈》)朝阳草、大茶药、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叶,黄花苦晚藤、黄猛菜、发冷藤、藤黄、大茶叶(广西名)大鸡苦蔓等。是马钱科植物(荆蛮兄,我见到的资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阳、卵状长圆叶对生,开小黄花,5萼漏斗状,卵状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闽、粤、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钩吻素子(最多)、寅(最剧)、卯、甲、丙、辰、乙等生物碱。

钩吻素寅动物实验致死量为0.8mg/kg(够狠)症状为呼吸麻痹,钩吻素乙症状同,但有趣的是,此时动物心脏仍跳动,而且麻黄碱等物质无明显的解救作用,这就证明钩吻素不是作用于中枢神经或末梢神经,根据中毒后有肌肉虚弱表现,故一般认为其是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上的。钩吻素甲毒性较弱,可用作镇痛剂与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们都没有麻痹神经节的作用,这与箭毒科不同。对肾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可以抑制心脏和使血压下降。

医用

钩吻素类(主要是钩吻素甲)可以治疗神经痛尤其是三叉神经痛还可治疗急性脊髓灰白质炎不过要命的是这东西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无几,用起来总叫人提心吊胆的,一旦呼吸有异常就要赶快采取措施。外用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痈疽、金创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钩吻中毒症状

神经肌肉麻痹、复视、消化道灼痛、呕吐、腹泻、腹涨或便秘、心跳先快后慢、呼吸困难、虚脱等。前面提到钩吻素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上,这就使对它的处理比较棘手,无特效药,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导泻等,中药可用三黄汤(黄岑、黄莲、黄柏、甘草)灌服,或金银花榨汁和黄糖灌服等,还有一个偏方:鲜羊血乘热灌服也有效果。也可以用荠苠解毒,《本草纲目》记载荠苠甘、寒、无毒。中钩吻毒(钩吻的叶子类似一种芹类,误采食后有生命危险)。用荠苠八两,加水六升,煮成三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五次。

中国古代毒药

鸩酒

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但考虑实际情况,估计这只是传说,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比鸡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道士做法时的“禹步”经考证即为对其捕蛇时动作的模仿。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食蛇鹰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毒药一直扮演着神秘而致命的角色。从古代宫廷的阴谋诡计到现代间谍的暗杀手段,毒药的使用贯穿了多个时代,成为了权力斗争中的隐秘武器。尽管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毒药的恐惧和好奇却从未减退。本文将带您走进十大致命毒药的世界,探讨它们的来源、作用及历史背景,揭开这些神秘物质背后的故事。

1.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简介:肉毒杆菌毒素是由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产生的神经毒素。

作用:阻断神经传导,导致肌肉瘫痪,甚至呼吸衰竭和死亡。

致命剂量:成人约需70-90纳克的量就可以致命。

发现时间:19世纪晚期,1895年首次由埃米尔·范·埃尔门根(Emile van Ermengem)分离。

2.蓖麻毒素(Ricin):

简介:从蓖麻子中提取的毒素,极其致命。

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死亡,多器官衰竭。

致命剂量:成人约需几毫克的量就可以致命。

发现时间:1888年首次由彼得·赫尔曼·斯蒂尔马克(Peter Hermann Stillmark)分离。

3.氰化物(Cyanide):

简介:一种快速致命的化学物质,常见形式有氰化氢和氰化钾。

作用:阻断细胞的呼吸链,导致细胞无法利用氧气,引起快速死亡。

致命剂量:成人约需200-300毫克的氰化钾。

发现时间:18世纪末,1782年由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发现。

4.剧毒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简介:存在于河豚鱼等海洋生物中的神经毒素。

作用:阻断钠离子通道,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功能丧失。

致命剂量:成人约需2-3毫克的量就可以致命。

发现时间:1909年,日本科学家田原淳(Yoshizumi Tahara)首次分离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