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彬凝视着萧峰,神色中满是恨铁不成钢之意,言辞恳切地说道:
“萧峰,你且思量,你一家三口,向来循规蹈矩,从未行差踏错半分。却只因他们的一己之私,竟被搞得家破人亡。如此深仇大恨,无论如何,都绝不可原谅!”
武文彬实是对萧峰的善良与天真感到无奈,在这般血海深仇面前,萧峰竟还能保持如此冷静与理智,着实令人费解。
一旁的萧远山看着武文彬,心中暗自焦急。
他对自己的儿子了如指掌,深知萧峰心中怀有强烈的正义感,甚至可说是有些迂腐不化。
萧远山赶忙顺着武文彬的话说道:
“峰儿啊!你究竟还在犹豫什么呢?遥想当年,你娘惨死于他人之手,我们父子二人骨肉分离,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被毁得支离破碎。这些人害得我们家不成家,难道他们还有什么值得同情之处吗?若你下不了手,那就速速让开,让为父来!”
萧远山此刻心急如焚,他担忧萧峰会因心软而放走仇人。
要知道,作为皇帝的武文彬,定然希望看到萧峰能够果断地处理此事,而非这般犹豫不决。
再者,萧远山年轻时曾是禁军教头,身为军人的他,深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道理。
他明白,在处理这件事情时,若不能表现出足够的决心与勇气,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与萧峰的未来。
故而,他急切地盼望萧峰能够放下心中的顾虑,果断地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言罢,萧远山便要推开萧峰,向前走去。
萧峰见状,轻叹一声,抬手阻止道:“爹,大哥,你们误会我了,且听我解释一番。”
听到这话,萧远山与武文彬相视一眼,随后示意萧峰继续说下去。
萧峰先是以一种睥睨之态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慕容复,随即开口道:
“爹,孩儿从未忘记家仇,断不可能放过仇人。但是!”
他的声音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然而眼神中却又充满了坚定。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武文彬,继续说道:“但是孩儿如今乃是华国的镇北大将军,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更承载着百姓的期盼。所以孩儿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并非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此事是否能够利国利民,能否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说这话的时候,萧峰的双眼熠熠生辉,仿佛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
他的神情严肃而庄重,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使命感。
最后,他再次看向慕容复,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继续对萧远山说道:“所以,孩儿决定让慕容父子二人为我华国战事出力,正好将他们废物利用起来!”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嘲讽,仿佛在嘲笑慕容复的无能。
但与此同时,他的语气中也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一种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的决心。
听到萧峰这番话,武文彬不禁心中一暖。
萧峰为人处世,一直秉持着公正无私的原则,令人钦佩不已。
也正因如此,江湖上才会有人评价他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萧远山静静地听着萧峰的话语,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他在少林寺中隐藏了三十载,只为等待时机,报那杀妻之仇。
如今,他的仇人就在眼前,可他的儿子却不愿意动手杀人。
这种局面让他感到无比矛盾,内心充满了不甘与无奈。
萧远山凝视着眼前儿子健壮魁梧的身影,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父子二人容貌相似,甚至连性格也如出一辙。
萧远山深深地叹息一声,感慨万千地说道:“哎,峰儿,你真的长大了。无论你做出怎样的决定,作为父亲,我都会坚定地支持你。放手去做吧!”
见到萧远山也同意了,萧峰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他目光坚定,转头看向武文彬,语气诚恳而坚决:“陛下,臣请命,带兵出征,愿立军令状,半年内攻克金国,请陛下应允!”
武文彬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他心中暗自感叹:“果然不出所料,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啊!”
他缓缓起身,走到萧峰面前,轻轻扶起他,微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这家伙心里肯定憋着一股劲,早就想有所作为了。之前担心你过于劳累,没有让你跟随军队出征,没想到你居然主动请缨上阵。”
萧峰听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但眼神中的坚毅和决心依然坚定。
他望着武文彬,认真地说:“陛下,臣一直以来都渴望能为国家效力,如今机会摆在眼前,臣自然要全力以赴,不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