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敌军少了一半,对于晋军来说,这便是他们活下去的机会!
然而晋军不知道的是,这少的一半都是黑山军,且并非是逃散了。
要想探究黑山军的秘密,就得将时间追溯到第二次黄巾之乱,也就是距今十五年前。
公元184年之后,自从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后,其统治阶级之间发生了内讧。
在此期间,冀州黑山等地农民纷纷起义,用各种名号组织起来。
黑山军的具体情况,根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哂、罗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各有所因。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贼帅常山人张燕,乃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
由此可知,黑山军的活动区域是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
黑山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故史书称之为黑山军。
太行山脉高峰迭起,海拔多在两千公尺以上。
山脉东南为河北平原,西北则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陉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脉之间。
因为太行山脉的这一地势特点,所谓分布在太行山各山谷中的黑山军各部,其在相互联络和战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
又据《三国志魏书张燕传》注引《典略》曰:“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由此可见,黑山军诸帅多出于社会的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
若是参照上引《皇甫嵩传》,可知,黑山军诸帅有名号记载的共二十五人。
如果以二十五人为二十五股,每股人数在二万五千至六千五百人计算,黑山军总人数在六万到十六万万人之间。
“众至百万”,很可能是虚数,或者是加上了老弱病残的人数。
根据《续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五郡人口总数为二百四十万,黑山军则占该地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之间。
而在当时,袁绍、曹操两大军事集团,所能动员的兵力均为三十万上下。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关东地区,黑山军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由于分散作战,最后被袁绍、曹操等人各个击破,镇压下去,但他们对统治者的打击却是沉重的。
………
这一世,黑山军历经第二次黄巾之乱、军阀混战、河北大战期间的三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