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干中介的知府

首辅 煌煌华夏 1393 字 4个月前

然而富商虽然去了北京,但其产业仍旧在南,因为北京闭塞,强行将产业转移到北京只有倒闭一条路,所以成祖又下大力气扩修大运河,为此从山东征集了大量徭役,还逼反出一个白莲教。

本以为大运河扩修之后,南北漕运打通可以繁华北京城,结果却是,大运河一打通,这些强行迁来的富商们又都跑回了江南,原因是北京没有多少百姓,都是商人,生意做给谁?

没办法,成祖又迁了河南、山西、陕西的百姓到北京,这一迁就迁了足足五十万之巨,这才算是把商人们留住。

可成祖忽略了官僚集团扎根扩张的必然规律,那就是随着北京成为权力中心后,王公贵胄、文武百官集中于此,他们大量兼并田亩,北京就这么点地,只够几十万百姓分的,他们一兼并,老百姓就没了地,不仅朝廷收不上税,连带着这些个商人的买卖也越来越难干。

等到了天顺年,曾经被成祖迁来北京的江南富商又纷纷回了江南,留下一地狼藉的北京和大几十万佃户给了朝廷,因此自然是越来越穷,只能靠江南的输供度日。”

“太师英明。”

文兴盛捧上一句,而后才言道:“北京的穷主要根源在于收不上税,北京八成的田亩都在王公贵胄的手中,而今随着诸藩王主动纳税,带着官员士绅群体也纳税,根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这是北京财政得以好转的第一因素。

其次,北京也有优势,那就是人多,北京也就是原先的顺天府,弘治十五年的时候就足足有七十二万人,到了迁都南下的时候更是有八十万人之巨。

太师,八十万啊,这么多人丁能干的事太多了,下官在浙江为官多年,也算认识不少商人,其中有一个干过远洋贸易,我把他请过来在天津港建了一所学校。”

“学校?什么学校。”

“海员学校。”

文兴盛嘿嘿一笑:“专门培养远洋的海员,然后将这些培养出来的海员打包全送给远东,省的远东自己招募和培训了,现在满剌加给了咱们,想必将来整个南洋都跑不掉,远东将来的海外生意一定需要大量海员,不光远东,只要是做远洋贸易的商号都缺,下官先一步把培训海员的产业干出规模来,将来就靠送人力也能赚不少。”

陆远啊了一声。

“你这一次性培训多少人?”

“现在已经开班三期了,前两期就培训了接近五千人。”

“老百姓愿意来?”

“又不要学费。”文兴盛说道:“下官不收学费,并且许诺学成一定安排工作,收入也比种地高,老百姓踊跃着呢,培训时间又不长,三四个月就够了,主要是适应海上生活,然后学会维修船上用品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强化下水性就足够了。

就这两期五千人,远东每个月就得支付给下官,哦不,是给北京知府衙门两千五百两费用。一年那可就是三万两啊。”

陆远人都听麻了。

在北京干人力中介不稀奇,不过把这里的百姓往外输送去务工,怎么听起来总感觉那么别扭呢。

真是倒反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