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途径山下时看到的那些密密麻麻的青年养老院:“是因为竞争太激烈吧?”
行外人都能一眼看明白的事,偏偏入局者乐在其中,完全察觉不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二筒摇了摇头:“一窝蜂的事情,注定长久不了。”
“你是明智的,这种情况,盲目的投资很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与其痛苦坚持,不如及早抽身,及时止损。”
其实,洪琪眼下也面临相似的境况。
食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原有的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困境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迭代创新,是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洪琪有着丰富的从商经验,二筒心头一动,将人引到了那棵皂荚树下。
除了详细介绍它的食用和药用功效之外,还将林熙维的皂荚刺雕刻作品拿了出来。
又说天堂坳漫山遍野都是野生皂荚,自己有意转型这项产业,就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希望前辈能给点儿意见。
洪琪眼前一亮,她虽然对皂荚一无所知,但却有着高度的商业敏感。
二筒刚刚那一番话,简单来说,就是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如果各方面配合得当,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尤其是,皂荚这种经济作物,属于天堂坳的特色,不出意外,肯定会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你的想法确实可行。”
洪琪首先肯定了二筒,她做事一向谨慎,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想要撑起如此大的规模,高产优质是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对对对……”
二筒连连点头,果然是商业大咖,一眼就能看到问题的关键,他也没什么隐瞒的,实话实说,
“其实,这么多年以来,天堂坳皂荚的产量都不高。像场院里这棵老树,我们小时候每年只能产出几捧皂角仁,现在好一点儿,也不过几斤而已。至于野生的那些,就更差强人意。”
“你等等,我问一下。”
洪琪从事食品行业多年,还是有一些人脉关系的。
她思忖片刻,将电话打给了一个在高校任职的林学专家。
对方恰好在研究皂荚新品种课题,听说天堂坳想要发展皂荚产业,很是热情,给了许多建议。
并表示如果有需要,他可以专门过来一趟,看看实际情况,再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虽然对商业上的东西,三筒一窍不通,也不敢搭腔,但这句话却听得明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激动地抓住二筒的手,冲着洪琪点头哈腰:“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二筒也没想到,洪琪的到来,竟然无意中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当即就给对方深深鞠了一躬:
“阿姨……不……洪总,感谢您……”
“那么客气干嘛?别叫洪总,生分,还是叫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