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就算有人趴在高英心口震鼓鸣雷,告知她致她跌倒出丑的始作俑者正是尉窈,恐怕这位高小女郎也绝不相信。
“尉……姊姊。”高英躲在尉窈身后擦抹眼泪。
一名管事脚底生风朝这边筵席区来,径直走向高太妃,急急禀道:“宫里来人了,领头的宦官是杨范,另名大臣奴不认识。杨范询问黄门侍郎尉窈的位置,估计有旨意让尉侍郎宣。”
府中管事皆有历练,现下慌慌张张,可见宫里来人态度不善。
高太妃来不及思考,问:“杨范朝哪边去了?”
“正是这边,很快……”
管事话没说完,就见宾客陆陆续续起身,侍中高显、宦官杨范带着诸多内事官、羽林兵勇过来了,其中高、杨二人各捧诏令,面色严肃,几名小宦官分别捧武冠、官服、官靴,其余人双手空空,没有抬箱箧,确实不像来赏赐的。
杨范走到尉窈面前止步,拿出诏书宣读:“尉窈听旨……尉窈文才昭着,器识英断,在除逆贼元禧时屡献良策,现免尉窈门下省给事黄门侍郎职,免内事官御作女尚书职,授门下省侍中职,赐貂蝉冠,金蝉珰。”
前来迎接宣旨队伍的高太妃驻足倾听,越听越气,憋得脸红脖子绷筋。
小宦官就近用屏风围起换衣的地方,服侍尉窈换上新的官服,戴上新的官帽,穿上新的官靴。
当屏风撤去,尉窈慢条斯理地整理两边袖口,周围视线皆集于她,有人情不自禁感慨:“生女当如尉窈!”
不管在场宾客是羡慕、是嫉恨,全无关紧要,所有人终于明白,当今皇帝与孝文先帝不一样,现在的皇帝元恪根本不看重世族出身,只要够忠心,只要为皇帝所用,就能平步青云,蔑视权贵。
杨范先恭喜尉窈,然后示意高显捧的那卷诏令:“陛下急宣元勰、元详、元羽、元愉、元怀进宫训诫,陛下有令,由尉侍中布告诸王。”
窃窃私语立即充斥周围。
高太妃被“急宣、训诫”的字眼吓得魂飞,幸亏有儿媳及时搀扶才站稳。
“臣领旨。”尉窈从高显手中接过诏令,对高太妃说:“借盛宴之便,诏令先宣于元详,还请太妃、王妃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