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发怒的皇帝,陈天武吓得立即跪在地上,惶恐地说道:“陛下息怒,臣有罪,臣愿意为朝廷流尽最后一滴血,还请陛下保重圣体。”
扫了眼恭敬认错,态度好的陈天武,皇帝平息了心中的怒火,沉声说道:“必须迎回姜爱卿和二十万大军,否则帝都很难在七十万黄巾军的围攻下坚守太久。”
听着皇帝的话,陈天武知道现在皇帝心中只相信姜尚大人,对其他朝臣的话都将信将疑,压根就不会听从自己的劝说,只能无奈的在心中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在皇帝的逼迫,陈天武心中纵使有一万个不认同,但也不得不遵从圣意,恭敬地说道:“陛下还请另择良将统领将士守好帝都,臣这就率领大军去解救姜大人。”
听到陈天武愿意率军去救姜尚,皇帝很是高兴,快步走到陈天武身前,神情庄重地说道:“陈将军放心去,朕在帝都等你凯旋,为你封公拜将。”
“谢陛下隆恩!”陈天武起身出了御书房,满脸落寞地朝着皇宫外面走去,望着漆黑的夜空,看不到一丝亮光,心中也充满了绝望的情绪。
回到帅府后,陈天武立即召集了众将领进行军事会议,看着两侧十几位将领,陈天武沉声说道:“陛下要我们出城去接应姜尚大人,没有选择的余地。”
众将领听完陈天武说完姜尚传回来的最新情报和陛下的命令,脸上全都露出凝重不满的情绪,一名火气大的将领起身怒吼道:“大帅,这简直是胡闹,你为何不劝说陛下。”
看着这名怒吼的将领,扫视了一眼其他脸色皆怒的将领,陈天武神情悲痛地沉声说道:“我们没有选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陛下圣旨已下,我们出城与姜大人汇合虽然不是上策,但目前的情况陛下说的对,如果姜大人被黄巾军击败,我们剩下的大军确实守不住帝都。”
帅府中,众将士听完陈天武的话,心中都明白实际情况确实如此,皇帝没得选,满朝大臣只能选择相信姜尚书,陈天武没得选,先前的失误已经让陛下对其信任不足,众位将领同样没得选,背后的诸位臣公也希望他们能迎接会姜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守住帝都。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没得选,包括城外的黄巾军,也包括两国大战前线的苍龙王和巨阳仙尊王晓等人皆是如此。
沉默许久后,众将领都不再反对陈天武的命令,纷纷离开帅府,开始集结麾下大军,准备明日清晨出城,前往百公里外的战场,与姜尚大人汇合。
燕无双正在帅帐中修炼,突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睁开眼睛就看到斥候团长急匆匆地冲了进来,神情慌张地高声喊道:“大帅,禁卫军动了,差不多十五万大军从西城门出来了,朝着荒野中行军前进。”
听着斥候团长的汇报,燕无双眉头紧皱,站起身看着斥候团长问道:“看清楚了,陈天武不是朝着我们大营而来,而是向荒野中前进行军。”
“是的,大帅!”斥候团长立即应声说道:“从禁卫军阵型来看,他们做好了防备我们攻击的准备,末将猜测他们是要去帝都城外执行任务。”
思索少许后,燕无双也只想到了勤王军,猜测陈天武的目的可能是接应勤王军,虽然目前不知道庞德率领的黄巾军与勤王军战局如何,但陈天武敢出帝都城,对黄巾军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心中有了决断之后,燕无双立即喊来黄巾军众将领商量军事会议,很快众将领齐聚帅帐,听完燕无双的话,全都振奋地叫喊起来,想要立即率领黄巾军与禁卫军展开厮杀。
看着众将领的反应,燕无双沉声说道:“庞将军没有传回最新情报,说明战争的局势在他的掌控之中,勤王军应该翻不起浪花,所以我们只要阻击陈天武,不让禁卫军与勤王军汇合,则整个战争大局就完全陷入我们掌控之中。”
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赞同燕无双的提议,快速返回营地,整顿大军,尽起三十万大军,朝着陈天武率领的禁卫军杀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无双身披黑色战甲,率领着三十万黄巾大军,在帝都城外十公里的一处山丘丛林附近,与陈天武的十五万禁卫军展开了对峙。
看着追上来的黄巾军,陈天武心中没有丝毫意外,按照之前的沙盘推演,这种情况无法再安稳行军,遂立即命令大军摆开鱼鳞战阵,开始边战边退,丝毫没有要与燕无双厮杀到底的意思。
站在黄巾军阵前,燕无双看着陈天武摆出的战阵,心中明白陈天武是想前往百公里外的战场与勤王军汇合,所以才不准备与自己展开正面厮杀。
双眼中闪过冷冽的寒光,燕无双冷声笑道:“本帅领军岂是你想战就战,不想战就走的道理,黄巾军众将士听令,给本帅展开渔网战阵,杀!”
随着一声令下,战鼓擂动,杀声震天,燕无双手持一柄寒光闪闪的长枪,犹如一道黑色闪电,在战场上穿梭,所过之处,敌军人头滚滚,血染战袍。
陈天武身穿银色铠甲,手持长剑,英勇无畏地冲锋在前,挡住了燕无双的长枪,与之厮杀在一起,试图以自己的勇猛来鼓舞士气,稳住阵脚,然而,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黄巾军,禁卫军的防线开始逐渐崩溃。
面对鱼鳞阵失效,陈天武心急如焚,他深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与姜尚的大军汇合,才有可能扭转战局,于是下令边战边退,试图引诱黄巾军深入丛林,利用地形来减缓黄巾军的攻势。
然而,燕无双岂是等闲之辈?这位沙场老将早已看穿了陈天武的计谋,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全军压上,不惜一切代价咬住陈天武的尾巴,誓要将他彻底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