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前面我们说的,公子重耳终于收获了这阵来自晋国国内的东风。
虽然,对于重耳团队来讲,这个代价是巨大的,毕竟狐突一直为重耳在努力,是重耳在国内的重要支持力量。
现在狐突死了,狐毛、狐偃两兄弟自然悲痛万分。
但正是狐突的死,让晋国国内顿时凝聚起一股反对晋怀公、迎接重耳的巨大力量!
狐突因为宁可身死也不愿让自己的儿子背叛自己的主人,不但为我们奉献了“教子不二”的成语典故,也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大力推广的典范人物。
首先是重耳,后来即位成为晋文公后,为感念狐突对他的忠诚,不但厚葬狐突于其封邑内的少阳山,即今山西交城县境内的马鞍山,还立祠以祭祀。
山西的马鞍山又称狐爷山,这个狐爷,可不是什么狐狸爷爷的意思,而是指晋国大夫狐突!
1700多年后,宋朝皇帝宋宣宗专门在山西清徐县城西南的西马峪村北修建了狐突庙,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狐突庙。
后来,元朝对狐突庙进行修葺,对庙里的武士侍女及狐突夫妻坐像进行了彩漆。
到了明代,狐突庙又扩建了献殿。清代又扩建了山门、乐台以及钟、鼓二楼,最终形成了一片东西宽30米、南北深75米、占地约2200平方米的重院建筑,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意思的是,人们对于狐突的遭遇非常同情,祭祀狐突成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渐渐也有了些神话传说。
也就是说,人们在长期祭祀狐突的过程中,使狐突逐渐被神化。
最终确定让狐突成为神仙的便是宋朝皇帝宋徽宗。
这是一位除书法艺术举世无双外,还是一位爱好封神的皇帝,如将关羽封为“崇宁真君”神,狐突则被宋徽宗封为“护国利应侯”!
由于晋国一带干旱少雨,后来晚清时,山西巡抚曾国荃奏请清光绪帝在狐突封号前加“灵弼”二字,即“求雨普泽”之意,从而狐突摇身一变,从一位晋国大夫变成了雨神。